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对叶部根腐病(H.sativum)的抗性及其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麦类作物学报 2002 CSCD

摘要:叶部根腐病 (H.sativum)是黑龙江省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 ,由于缺乏理想的抗源材料和高效、准确的抗病性鉴定方法 ,使抗病育种进展缓慢。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鉴定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硬粒小麦×粗山羊草 )对叶部根腐病的抗性 ;比较离体鉴定与田间接种鉴定结果 ,并探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及离体鉴定技术应用于小麦抗叶部根腐病育种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 :离体鉴定与田间接种鉴定结果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在不同抗病级别中的分布与普通小麦相似 ,其抗性较好的材料略多于普通小麦 ;通过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 ,其对叶部根腐病的抗性可以转移到适应黑龙江省生态条件的普通小麦中来

关键词: 小麦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叶部根腐病 离体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主要类型水稻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有效性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硫是作物营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量元素。近年来 ,由于无机元素的大量投入 ,黑龙江省的部分耕地土壤出现了缺硫现象 ,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研究结果表明 :黑龙江省不同类型水稻土壤全硫含量为 10 2~ 816mg/kg ,其中黑土 >草甸土 >草甸黑土 >白浆土。有效硫的含量为 7.1~5 6 .7mg/kg ,低于全国平均临界含量 2 0mg/kg的地块出现频率占总样本的 11 8% ,低于缺硫临界含量 15mg/kg的地块出现频率为 9.8%。不同品种硫肥对水稻产量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效果和改善品质作用

关键词: 水稻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棘品种干缩病抗性鉴定与筛选

北方园艺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对 2 6份沙棘品种 (系 )进行抗干缩病性鉴定与筛选 ,其结果无免疫品种 ,中抗、抗病品种材料 8份 ,占供鉴总数的31 %。中感、感病、高感材料 1 8份 ,占供鉴总数的 69% ,研究表明沙棘品种抗病性与抗日烧性关系密切 ,与熟期相关。

关键词: 沙棘品种 干缩病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谷材料抗旱类型的研究

杂粮作物 2002

摘要:在人工胁迫干旱条件下 ,在苗期和拔节—抽穗期调查分析了 1 2个春谷品种 (系 )外部形态反应及根系建成情况 ,将春谷抗旱类型分为三类 ,即真正抗旱类型、回避抗旱类型和忍耐抗旱类型。

关键词: 春谷 抗旱类型 抗旱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钵育苗移栽对玉米增产效果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2

摘要:小区试验表明 ,使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可以使玉米成活率达到 95 %以上 ,玉米产量增加 11.2 % ,增产效果显著。营养钵育苗移栽提高了育苗移栽的安全性 ,为玉米的增产、稳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营养钵 育苗移栽 增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营造沙棘林技术研究

沙棘 2002

摘要:通过 3年 (1998~ 2 0 0 0年 )沙棘改良盐碱土试验的结果表明 ,栽植沙棘二年后降低土壤 p H值 0 .1,含盐量降低 0 .0 1%~ 0 .0 2 % ,有机质增加 0 .2 1%左右 ,虽然试验年限短 ,但沙棘有改良土壤效果。试验结果指出沙棘在 p H值 8.77~ 9.18区间栽植可以成活 ,但 p H值 8.77以上有一定影响 ,沙棘是一种抗逆性强 ,生态作用明显的树种 ,耐涝性较差。

关键词: 沙棘盐碱地造林 效益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粉体种衣剂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摘要:综合论述了我国种衣剂的发展历程 ,分析了作为胶体剂型种衣剂换代产品的超微粉体种衣剂的机理、特点、作用、及应用前景等。

关键词: 超微粉体种衣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晚疫病及其综合防治

中国马铃薯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施钾对黑土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土壤肥料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定位方法研究黑土连续施用钾肥对土壤钾素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连续 7年施钾肥玉米仍表现明显的增产效果 ,不施钾肥耕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降低 ,导致掠夺式生产 ;不施钾肥耕层土壤缓效钾含量明显下降 ,施钾肥土壤缓效钾略有下降 ,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施K2 O 1 1 2 .5kg/hm2 ,钾的平衡系数为 0 .96,说明钾的投入和消耗基本平衡 ;施K2 O2 2 5kg/hm2 ,钾的平系数为 1 .3 4,说明钾肥投入大于作物携走的钾 ,外源钾在土壤中有较大的剩余。

关键词: 黑土 速效钾 缓效钾 平衡系数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发酵法改善马铃薯炸片色泽的研究

中国马铃薯 2002

摘要:本试验采用乳酸发酵法解决马铃薯贮藏期间还原糖积累的问题。以初糖为标准 ,乳酸发酵使薯片中的还原糖降低 80 %~ 10 0 % ,使各参试材料的炸片颜色显著变轻 ,均达到商用标准。而且试验也表明可用发酵时间控制炸片颜色

关键词: 乳酸发酵 炸片色泽 马铃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