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亚麻立枯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从亚麻立枯病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到病害综合防治 ,进行了系统研究 ,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 ,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 ,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 80 %以上 ;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关键词: 亚麻立枯病 病原菌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种绥农14的选育及体会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绥农 14是以合丰 2 5为母本 ,绥农 8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 1996年审定推广。该品种高产、稳产、搞病、优质、适应性广 ,一般产量 2 80 0kg/hm2 左右 ,平均增产 12 .3%。 1996~ 2 0 0 1年全省累计推广面积 2 0 1 7万hm2 ,全省面积最大

关键词: 大豆 绥农14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小麦品质区划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生态因子对品质表现的影响 ,土壤质地、肥力水平及栽培措施对品质的影响 ,品种品质的遗传特性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以及我国小麦的消费状况、商品率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将我国小麦产区分为 3大品质区域 ,即北方强筋、中筋白粒冬麦区 ,南方中筋、弱筋红粒冬麦区和中筋、强筋红粒春麦区。还提出了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建设的意见

关键词: 小麦 加工品质 基因型 环境 区划

大豆“抗线虫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通报 2002

摘要:“抗线虫 3号”是以“82 0 1 -2 0 5”为母本 ,“83 1 4-1 2 2 2”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高抗孢囊线虫病 ,疫霉根腐病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1 998年生产试验 667m2 产 1 5 2 9kg,比对照增产 1 5 3 % ,现累计推广面积 1 0万hm2 ,并已研究出相应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大豆 抗线虫3号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2基因的转入对玉米形态性状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抗SCN大豆嫩丰15的选育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黑龙江省西部耕地面积大,土质瘠薄,作物生育期降雨较少,属于风沙干旱地区,是大豆孢囊线虫病重病区,热量资源丰富,温差大,是我省和国家大豆产区和商品豆生产基地。针对该区大豆生产发展的要求,1994年我所选育出抗旱高产高抗SCN适应性强的大豆嫩丰1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黑龙江省玉米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建议和设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对黑龙江省目前玉米生产所存在的玉米品种越区种植现象、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栽培技术较落后及玉米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入世后如何提高黑龙江省玉米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玉米 商品质量 市场竞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早穗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对寒地水稻发生的早穗现象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发生早穗的主要原因是高温和越区种植以及栽培管理措施不当所致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寒地水稻 早穗 发生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新药剂防治大豆害虫效果及其评价

大豆科学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几年来应用几种新药剂防治大豆食心虫和蚜虫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10 %溴氟菊酯EC、2 .5 %功夫EC防治效果较高 ,其次为 10 %绿保王EC、5 %大豆喷施灵WP、30 %神箭EC ,在生产中 ,建议以高效低毒 10 %溴氟菊酯EC为主 ,配合其它药剂轮换使用

关键词: 大豆 大豆食心虫 大豆蚜虫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