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与创新现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单回交方法在大豆抗灰斑病育种上应用效果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2

摘要:对 3个回交组合育种效果及育种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回交育种方法是抗灰斑病育种有效方法之一 ,对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效果显著 ,对品种的产量水平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生产上应用效果好。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利用此方法育成了合丰 2 7号、合丰 30号和合丰 32号 3个高抗灰斑病大豆品种 ,累计推广应用面积 6 6 7万hm2 ,创纯社会经济效益 4 0亿元 ,对解决生产上大豆灰斑病的危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回交 大豆灰斑病 育种应用 效果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俄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

中国马铃薯 2002

摘要: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挑战,也面临着机遇。世界农产品向中国开放的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的农业先进技术扩大对外开放。我所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生态环境相近。如何让我们的先进技术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效益,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为验证适宜我国北方生态条件种植的早熟、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孢囊线虫病研究进展及其抗病育种展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CSCD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大豆孢囊线虫的分布与危害、寄主范围、抗源筛选与利用、生化抗性机制;论述了研究该病的意义。在综述了抗病育种进展的同时,也指出了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注意综合农艺性状改进,合理组配杂交,加强抗性鉴定,注重抗病性持久性等问题;还提出了深化抗病分子研究,开展基因转移和分子辅助育种等抗病育种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大豆 孢囊线虫病 抗病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治沙棘干缩病有效药剂的研究

沙棘 2002

摘要:室内选择 10种药剂进行筛选 ,杀菌效果以 77%多宁、70 %红日表现最佳 ,杀菌率均达到 10 0 % ,杀菌率<70 %被淘汰。田间药剂选择了 7种 ,结果表明 ,70 %红日防效最高 ,达 82 .3 % ;77%多宁相对愈合效果最佳 ,为173 .7% ;77%多宁、70 %红日、2 0 %杀菌清在两个生育期内复发率 <10 % ,其中 70 %红日最低 ,为 6.0 % ,采取刮皮涂药法防治沙棘干缩病可首选前二种药剂。要提高稳定防效 ,需采取喷雾与涂抹相结合 ,以及科学的用药次数、复配措施

关键词: 沙棘干缩病 防治药剂 筛选试验 有效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中国麻业 2002

摘要:对“八五”“九五”期间收集的464份国内外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鉴定及综合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61份、原茎产量高资源314份、纤维产量高资源268份、种子产量高资源137份、抗逆性强资源60份,可作为育种的基础材料和种质创新等利用。

关键词: 亚麻 种质资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多年的研究证明 ,提高光合效率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在高产条件下 ,高光效大豆 (GlycinemaxL .Merr.)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可提高产量 30 %~ 40 %,表明高光效育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高光效育种虽然未能缩短育种时间 ,但为达到预定的高光效目标提供了“实时”监测 ,可免除目标的偏离 ,从而达到高光效与高产的同步提高。大豆叶片与豆荚均存在着高活性的有限的C4 途径循环 ,因此 ,通过常规育种或基因工程技术提高C4 途径酶的表达能力 ,可能是提高C3 植物光合效率的新突破点。

关键词: 大豆 C4途径酶 高光效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嫩平原黑土带水稻高效生产与转化模式初探

中国稻米 2002

摘要:松嫩平原黑土带足我国主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近几年这一地区出现了“粮食高产缱,农民低收益”问题。如何确保农民经济收入稳步增加已成为这一地区农村稳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水稻高效生产与转化存在的问题1.水稻生产成本高 各家各户分散经营,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机械化和社会化程度低,很多生产技术靠手工操作,劳动用工生产成本高。加之农业税等负担,致使粮食生产成本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模式及品种情况分析

玉米科学 2002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 2 0年来玉米主栽品种的情况及杂优模式分析 ,反映出黑龙江省玉米杂优模式单一 ,原有的地方综合种×外杂选亚群模式逐渐衰退 ,种质遗传基础日趋狭窄 ,地方种质资源应用越来越少。指出今后应注意地方种质资源改良利用 ,组建黑龙江省核心种质 ,确立当地的杂优模式。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种质 杂优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增产机理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2

摘要:综合分析了低湿地采用高垄平台耕作法土壤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 ,着手研究其对大豆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影响 ,探讨低湿地大豆高垄平台耕作法的增产机理

关键词: 低湿地 大豆 高垄平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