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三种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种不同的毒素活性检测方法 (离体叶片针刺法、根冠细胞染色法和游离原生质体染色法)检测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HMC)的毒素生物活性,比较其检测效果,用以探讨HMC毒素致病机理。结果表明:离体叶片针刺法虽能简便地测出毒素的活性,但不能做定量分析,仅从宏观上检测出病斑的形成。根冠细胞染色法,不仅定性还可定量分析毒素的活性。游离原生质体染色法,对HMC毒素活性的测定,虽同样准确可靠,但其费用较高。相较而言,根冠细胞染色法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抗性鉴定是一种简便、快捷、实用的检测方法,且能快速筛选出抗病体,为加速抗病育种提供资源基础。

关键词: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 毒素 活性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严重冬春干旱年型不同水分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小麦在冬季干旱年份的水分运筹方式,于2010-2011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12个灌水方式的小麦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冬春干旱年型,增加灌水次数可实现小麦增产1 200~4 200 kg/hm2,冬前灌溉分蘖水、越冬水的产量明显高于春季灌水,其中以早灌分蘖水的小麦产量较高,早灌起身水可较延迟灌水小麦产量提高3%,全生育期小麦灌溉分蘖+拔节+开花+灌浆4水的产量最高,灌溉越冬+拔节+开花+灌浆的产量次之,而灌溉分蘖/越冬+拔节+开花3水的小麦产量可达到或超过春后4水的产量,但从节水角度,实现小麦的高产应以灌水3次为宜,可同步实现小麦的高产和高水效的统一。不同品种对灌水处理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衡4399旱作产量较高,稳产性好,济麦22和冀585增加灌水产量增加明显,具有较高的丰产性。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 生育期灌水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枣’自然三倍体倍性的发现与鉴定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对枣品种‘苹果枣’进行了核型分析,其核型公式为:2n=3x=36=21m+15sm(2SAT),核型为2A型,是迄今为止新发现的第2个栆自然三倍体品种。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结果表明,‘苹果枣’分裂不规则,终变期出现单价体、二价体和三价体,其中三价体约占57.5%,最少含有7个三价体,最多则含10个三价体,3个染色体组之间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后期Ⅰ和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不均等分离现象;末期Ⅱ一些细胞还产生少数三分体及极少数五分体,形成不等孢子,导致配子体高度不育,由此可判断‘苹果枣’为同源三倍体。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苹果枣’和已知的三倍体品种‘赞皇大枣’进行分子鉴定,两者分子指纹有显著差异,为不同的两个自然三倍体品种。

关键词: 自然三倍体 核型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用量分别在0~225,0~270,0~270 kg/hm2时,黄芩根产量及黄芩苷含量随着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氮肥对黄芩产量的增加效应最大,磷、钾肥次之;施用氮肥黄芩产量提高幅度可达73.61%~105.10%。在本试验条件下,当N、P2O5、K2O用量分别为225,270,270 kg/hm2时,N∶P2O5∶K2O的比例为1∶1.2∶1.2时,黄芩根产量达到7 158.00~7 403.55 kg/hm2;黄芩苷为9.92%~11.24%,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9.0%。

关键词: 黄芩 氮、磷、钾肥 产量 氮磷钾吸收 黄芩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锌、铅和镉复合污染对番茄生长和重金属累积规律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铜、锌、铅和镉复合污染对番茄生长和重金属累积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加入铜、锌、铅和镉含量的增加,番茄根中铜、锌、铅和镉的含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茎叶中锌和镉的含量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铜和铅的含量增加幅度不大,果实中铜、锌、铅和镉的含量增加幅度也不大。番茄茎叶铜、锌、铅和镉的吸收量远远大于果实和根系的吸收量。当土壤加入铜、锌、铅和镉含量较高时,茎叶铜和铅的吸收量随生物量下降而降低。番茄茎叶铜、锌和铅的吸收量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番茄茎叶镉的吸收量随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呈一直上升的趋势。随着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果实中的铜、锌、铅和镉的吸收量变化不明显,根中铜和铅的吸收量呈一直增加的趋势,而锌和镉的吸收量变化幅度不大。在同一土壤重金属处理条件下,番茄各部位对铜、锌、铅和镉的富集能力大小顺序为镉>锌>铜>铅。相同土壤重金属处理条件下,番茄对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顺序为根>茎叶>果实。

关键词: 复合污染 番茄 生长 重金属 累积 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制氢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厌氧情况下从牛胃里提取的厌氧菌种——肺炎克氏杆菌,在用蔗糖作为诱导物质的条件下,保持一定温度和pH值,在自行研发制造的厌氧流化床生物反应器中,利用甜高粱秸秆厌氧发酵产生氢气。结果表明,该细菌不仅有产氢能力,还能在反应器中吸附的活性炭上形成白色细菌颗粒。当细菌颗粒形成之后,在保持液压恒定的情况下,反应进行3 d之后,细菌会在蔗糖的诱导作用下,利用甜高粱秸秆产生氢气。肺炎克氏杆菌的最佳生长代时为10 h,产氢温度和pH值分别为37℃和6.0。反应过程中液压恒定时间由9.3 h维持14 d之后降低为4.6 h,试验证明,细菌利用甜高粱秸秆阶段的氢气产量明显高于直接利用蔗糖阶段的氢气产量,整个实验过程中氢气含量最高达到28%。

关键词: 发酵 生物反应器 颗粒 高粱秸秆 产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谷子单产水平变化与成因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949-2010年河北省谷子、小麦、玉米单产数据和2002年-2009年河北省138个县的谷子、小麦、玉米单产与面积数据为基础,比较分析了谷子单产的时空变化及与小麦、玉米单产的差距。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河北省谷子单产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的增长趋势,但增速减缓,与小麦、玉米单产相比差距越来越大。从空间看,2002-2009年各县的谷子单产总体呈增长态势,差异比较显著。单产较高的县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低平原区,燕山山区和坝上高原区单产较低。谷子单产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谷子由主粮作物变为了调剂粮食作物,播种区域逐步被挤压到丘陵旱地区域,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科技进步水平低、病虫草鸟危害严重等。提高谷子单产水平应加强谷子生产条件的改善,提高谷子科技水平和深加工水平,大力引导小米消费,研制适宜各类消费人群的产品。

关键词: 河北省 谷子单产 时空变化 成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郑单958’与‘先玉335’黄淮海北部物候期特点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时掌握夏玉米在黄淮海北部生长发育进程,综合评价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调查分析了‘郑单958’与‘先玉335’在北纬37°53'、东经115°42'的物候期、气象因素、叶片展开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与产量性状。夏播玉米‘郑单958’与先玉335播种后6天出苗,生育期间为111天,灌浆期持续66天,叶片展开速率和灌浆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收获前6天时间(10月5—11日),‘郑单958’与‘先玉335’产量贡献率分别达6.61%和4.20%。黄淮海区域属于一年两熟种植模式,黄淮海北部夏玉米一般不能达到完熟收获。选用中早熟品种,及早抢播、适时晚收,保证玉米充足的有效积温和授粉后充足的灌浆时间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郑单958’ ‘先玉335’ 物候期 叶片展开速率 灌浆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管理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管理模式下夏玉米群体结构和氮肥利用情况,探索节肥、高产、高效的夏玉米氮肥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改善夏玉米产量因子、提高产量.氮肥适量后移显著改善穗部性状,等氮量下大喇叭口期和吐丝期均追施氮肥处理与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处理相比穗粒数提高28.5粒,收获指数提高11.3%,增产101 kg/hm2.吐丝期施氮显著增加灌浆期LAI,使LAI峰值从吐丝期后移至灌浆期.施氮肥可增加夏玉米SPAD值,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可提高各生育时期玉米SPAD值;吐丝期追施氮肥可提高株高、茎粗、穗位高.适当降低氮肥投入,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32.3%、60.9%;氮肥用量相同时氮肥适当后移分别提高10.5%、1.3%.吐丝期施氮增加夏玉米成熟期营养器官的氮素积累,减少子粒的氮素积累,导致氮收获指数下降.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冠层结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以氮磷推荐有机肥(M0、M170N、M400N、M600N和M70P),按照氮素供应目标值和根层土壤氮素水平确定配施化肥的不同调控模式对温室番茄干物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推荐量的增加,番茄干物质量增加,与单施化肥相比,以氮磷推荐有机肥对番茄干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以氮推荐M400N和以磷推荐M70P处理的番茄产量较高,比M0处理分别增产7.7%和5.5%,显著高于对照。以氮推荐M170N和M400N处理的番茄果实品质较好,降低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Vc含量、可溶性糖和糖酸比,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分析番茄干物质、产量和品质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磷推荐有机肥70 kg/hm2,每季追施氮肥213 kg/hm2,或以氮推荐有机肥400 kg/hm2,每季追施氮肥113 kg/hm2为设施番茄高产优质有机无机养分管理模式。

关键词: 以氮磷推荐有机肥 有机无机调控 干物质 产量 品质 温室番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