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北早熟春玉米主要种质优势类群的划分
《玉米科学 》 2001
摘要:将东北早熟春玉米常用 2 0个自交系与中国主要四大类群代表系Mo17、黄早 4、旅 2 8、B73按Griffing4模式和NCⅡ模式分 3组进行双列杂交 ,以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抽丝期、穗上叶数、株高等 6个性状的总配合力效应值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 ,将东北早熟春玉米主要种质初步划分为长 3、Lancaster、红玉米、塘四平头等四大优势类群和其它类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肥田机制的研究Ⅲ.大豆对耕层土壤含氮物质影响
《大豆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生育期间能否丰富和积累土壤含 N物质是决定大豆肥田机制之一。试验结果表明 ,1 988年大豆、玉米和休闲对比试验 ,在降雨正常情况下 ,大豆和玉米秋后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 0 .46 1 %和 0 .3 4 1 % ,全 N增加 1 .1 % ,而玉米却亏损了 5.2 %。1 990年 6个处理试验中在深松条件下 ,各肥料处理的各土壤含 N物质皆亏损 ,而未深松的 ,虽有夏旱 ,仍使各土壤含 N物富集 ,尤其是施用有机肥区效果明显 ,所以大豆肥沃土壤是有条件的。大豆落叶尚可归还土壤 1 1 .9- 1 8.9kg/hm2的 N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合丰35”品种特性及产量效益
《大豆通报 》 2001
摘要:大豆新品种“合丰 35”是我所新育成的优良品种 ,先后被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认 )定推广。该品种一般单产 1 60kg/667m2 ~ 2 0 0kg/667m2 ,具有单产 2 5 0kg/667m2 ~ 30 0kg/667m2 的生产潜力 ;推广应用范围由黑龙江省大面积种植 ,扩大到吉林、内蒙古等全国十个省 (区 )种植。该品种 1 994 -2 0 0 0年累计推广面积为 2 80万hm2 ,纯增产大豆 7 3亿kg,社会效益 1 6 5亿元。该品种 1 999年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同时荣获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一等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