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宁五号梨(牡育68-3)及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2001
摘要:阐述了东宁五号梨牡育68-3的栽培区域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可低接栽培,第二积温区小气候条件好的山地可低接或高接栽培。必须进行疏果,一个果台留一个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高赖氨酸玉米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1
摘要:分析了特用玉米在我省种植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概述了优质高赖氨酸玉米的食用价值和饲料价值远高于普通玉米。现阶段示范区高赖氨酸玉米种植面积已初具规模 ,开发潜力巨大。同时 ,介绍了高赖氨酸优质玉米的品种类型和栽培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防治大豆蚜虫试验初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1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大豆蚜虫速效性好 ,且高效持效 ,显著优于对照药剂 4 0 %乐果乳油的防效 ,对大豆安全。在大豆蚜虫发生初期喷施 ,用药量 10~ 15g/ 667m2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碱度对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1
摘要:通过不同 pH值PDA培养基对玉米茎腐病 3种主要病原菌肿囊腐霉菌、禾生腐霉菌、禾谷镰刀菌生长影响的试验 ,测定了 3种病原菌适宜生长的酸碱度范围。结果表明 :肿囊腐霉菌的适宜生长范围为 pH值 6~ 10 ,最适生长 pH值为 6~ 7。禾生腐霉菌的适宜生长范围为 pH值 6~ 10 ,最适生长 pH值为 6。禾谷镰刀菌的适宜生长范围为 pH值 6~ 9,最适生长pH值为 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