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低芥酸油菜杂交种──晋油3号

农业科技通讯 199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西北高寒农区科技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山西农经 1996

摘要:晋西北高寒农区是指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岢岚、五寨、神池、偏关、静乐、娄烦、岚县、宁武、平鲁、右玉、左云等11个县,土地面积2830万亩,人口110万。在11个县中,国定贫困县7个,省定贫困县1个。由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自然环境严酷,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贫困区。为了使这一地区尽快脱贫致富,1994年,山西省实施科技扶贫工程,山西省农科院选择岢岚县三井镇秦家庄村进行科技扶贫的示范。通过3年的努力,该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元,比工程实施前的1993年增加898元。3年的科技扶贫实践,既有成绩也有经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害虫的危害特点与药剂选用

农村科技开发 1996

摘要:在北方地区,主要蔬菜害虫有40余种。各种害虫的取食口器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其危害特点也不同,需选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 1.咬食危害 此类害虫具有咀嚼式口器,咬食蔬菜作物,受害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破损症状。根据害虫的生活史,可分为以下4类。 (1)成虫和若虫或幼虫均咬食蔬菜地上部分的叶片或幼嫩部位,造成缺刻、空洞等症状。常见的害虫有猿叶虫类、二十八星瓢虫、菜青虫、小菜蛾、草地螟、夜蛾类、菜叶蜂等。需选用具有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喷雾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秋施肥增产机制和施用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6

摘要:1991年秋至1994年秋,在山西寿阳县对旱地玉米秋施肥的增产机制和施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肥料在秋季施用能增加玉米产量,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秋施肥较传统施肥亩增产玉米子粒28.8~66.gkg,亩增纯收入23.24~62.35元;春播时耕层土壤含水量提高0.23%~3.1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0.084~0.203kg/mm;玉米植株氮素和磷素的积累量分别增加了0.38~0.93kg/亩和0.04~0.15kg/亩。秋施肥后,玉米苗全苗壮,亩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秋施肥技术的关键是于10月下旬采用条施或全层施的方式,将有机无机合理配方肥料深施到10~20cm的土层。

关键词: 秋施肥;旱地玉米;增产机制;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芥菜型春油菜杂交种晋油3号的选育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96

摘要:芥菜型春油菜杂交种晋油3号的选育杨琪,刘根科,武兰芳(山西省农科院高寒作物所,大同市037004)1选育的主要技术与方法步骤1.1征集本省各地芥型油菜品种资源,引进国内外以芥型油菜为主不同类型的种质资源,特别是从云南省油料所引入冬性中高芥酸“欧新三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巨峰葡萄贮藏及运销技术

山西农业 1996

摘要:一、贮藏保鲜技术 1.采前处理 巨峰葡萄采后易落粒,果梗易失水,这同它的品种特性有关,单靠采后的贮藏技术不易彻底解决,配合使用防落1号采前喷洒剂,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做法是:选择生长良好、负载量适中、无病虫的果园,在采前3~10天用防落1号500倍液喷洒果穗,喷布要均匀、到位,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品种对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遗传研究

大豆科学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1年以抗大豆孢囊线虫(SCN)4号生理小种的兴县灰布支黑豆、中感或中抗(应县小黑豆)、感和高感4个品种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2个组合,在抗、中感(中抗)×感和高感5个正交和4个反交组合中,F1全部感病,F2抗、中感(中抗)和感与高感分离为1:15的比率,测交分离为1:3比率。在抗×中感(中抗)的正反交组合中,F1表现抗病,F2抗和中感(中抗)分离3:1比率,测交为1:1比率,这些组合的结果经x2测定均符合予期比率。因此,确定上述两个抗源品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和2对重叠的隐性基因控制。

关键词: 大豆孢囊线虫;抗性;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在模拟运销条件下的质量和生理变化

华北农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红星、红富士苹果经过130~240天贮藏之后,在5种模拟运销条件下的果肉硬度和呼吸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选用优良的贮藏方式,使果实具备良好的贮藏质量是保证果品运销质量的关键;不同品种在运销过程中果肉硬度和呼吸动态变化差异较大,红富士苹果比红星苹果耐运销;冷链运销好于常温运销,常温运销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较低的温度。应当重视研究果实贮后生理和相应的贮后处理技术

关键词: 苹果,运输,销售,生理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双相覆盖技术在太原地区的增产效果与机理

华北农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双相覆盖技术在太原生态区增产率为14.48%。具有苗期适宜增温促发、中期保墒促长的土壤环境效应。增产机理是:玉米地上部和地下部协调增长,叶面积大,茎秆还原糖贮量多,干物质积累也多;具持续高强度灌浆特性,加快了物质运转速度

关键词: 玉米,双相覆盖,增产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磺隆钠盐对套种及夏播棉生育及产量影响

中国棉花 1996

摘要:棉花对甲磺隆钠盐十分敏感,麦棉套种田禁止使用,麦后夏播棉应在小麦3叶期以前使用,用量不得超过7.5g·hm-2(有效成分)。

关键词: 甲磺隆,小麦,棉花,套种,夏播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