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3个芸豆新品种(系)在河西走廊的适应性鉴定
《甘肃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在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区,对13个芸豆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等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ZYD19-01、ZYD19-03、龙15-1858较晚熟,抗旱性、抗倒伏性表现强,主要性状较优.ZYD19-01折合产量最高,为4 541.67 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5100分别增产15.38%、79.28%;ZYD19-03折合产量次之,为4 158.33 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5100分别增产5.65%、64.14%.
关键词: 芸豆 新品种(系) 适应性评价 丰产性 抗病性 河西走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揭示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演替对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为旱地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西北旱作区20世纪70年代至今不同阶段主推的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3种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播前和收获0~2m土层土壤贮水量,结合玉米籽粒产量分析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播后120 d,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平均干物质积累量较露地分别提高5.5%、11.2%和21.9%;产量分别较露地增产12.1%、18.6%和31.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提高17.0%、24.1%和36.0%;玉米籽粒容重分别较露地增加2.7%、1.9%和1.8%;而平均蛋白质含量分别较露地降低0.17、0.14和0.22个百分点;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玉米籽粒脂肪和淀粉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随着旱地地膜玉米窄膜、宽膜和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演替,玉米抗旱增产能力逐步增强,但籽粒蛋白质含量呈下降的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东地区日光温室七月鲜枣栽培技术要点
《甘肃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总结了鲜枣在海东地区日光温室内的东西行栽培技术,包括设施要求、苗木定植、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整形修剪、保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广州化工 》 2020
摘要:荧光金属有机骨架(MOFs)作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结合了有机发光材料和金属发光材料的优势,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道结构,良好的稳定性,优异的发光特性,功能化的反应位点等特征,在荧光传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离子识别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金属阳离子和阴离子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及识别机理,并对荧光MOFs作为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荧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离子检测 识别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果种苗脱毒与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农业工程 》 2020
摘要:人参果具有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和高产高效益等特点,自引进以来已在全国各地得到推广,在现代农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植物茎尖脱毒技术和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是推动人参果种苗向大规模、优质高效、低成本和周年化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载体。对人参果脱毒快繁技术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针对人参果主要病毒病TMV、PMV和CMV的3种脱毒技术和4种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我国人参果种苗脱毒快繁技术研究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并对比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我国未来人参果种苗脱毒快繁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生物技术工作者和农业科技公司等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引入初始因子时滴定方程的理论构建及曲线模拟
《高师理科学刊 》 2020
摘要:在2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基于化学平衡思想,应用守恒关系构建滴定方程,分离变量后得到pH(酸碱滴定)或pX(配位(络合)滴定,沉淀溶解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关于滴定分数f的函数或其反函数.针对不同数量级的被测物质初始浓度0cX、标准滴定常数tKy(aKy,fKy,spKy,DEy)和初始因子k,对滴定分数f在闭区间[0,2]上赋予一系列符合等差数列(公差为0.001)的数值后,根据滴定方程利用Excel求解对应的pH或pX,随后利用Origin绘制滴定曲线pH~f或pX~f,所得图像可形象化地说明滴定分析的相关理论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抗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及农杆菌介导试管薯遗传转化体系优化
《甘肃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1号试管薯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VX、PVS、PVY和PLRV 4种病毒CP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薯片分化和生根阶段的选择压分别为Kan 50、75 mg/L,薯片分化和生根阶段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Cb 500、200 mg/L,农杆菌活化时间为4.5 h、侵染时间为7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时利于遗传转化.通过该体系将4种病毒CP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外源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质炭基肥在河西绿洲灌区制种玉米上的应用初报
《甘肃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在河西绿洲灌区试验观察了生物质炭基肥对制种玉米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生物质炭基肥1 200 kg/hm~2时制种玉米折合产量最高,为15 004 kg/hm~2,较不施肥处理(CK)增产22.9%,较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增产6.5%;籽粒品质指标最优,籽粒含水量最低,为178.6 g/kg;籽粒蛋白质含量、粗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均最高,分别为99.9、679.0、42.8 g/kg.可见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可有效地促进制种玉米的生长发育,促进果穗增长增粗,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品质.生物质炭基肥对玉米提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适宜在河西绿洲灌区及其他类似地区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味剂对苹果醋饮料感官质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苹果醋饮料在调配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甜味剂,常见的甜味剂蔗糖、蜂蜜、果葡糖浆、阿斯巴甜等,而蔗糖、蜂蜜在酸性条件下易产生絮凝物,影响产品感官质量.在苹果醋饮料基础配方研究基础上,采用果葡糖浆部分替代蔗糖、蜂蜜,进行复合甜味剂的协同增效研究,经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苹果醋饮料复合甜味剂的较优配比为:果葡糖浆15 g/kg、蔗糖20 g/kg、三氯蔗糖0.15 g/kg(限量0.25 g/kg)、阿斯巴甜0.40 g/kg(限量0.60 g/kg),质量比为0.75∶1∶0.007 5∶0.02.以此配方配制的苹果醋饮料经过滤、杀菌,常温放置150 d后絮凝物含量减少了0.95 g/L,饮料透光率达9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