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河西走廊加工番茄品种选择及育苗技术
《北方园艺 》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河西走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植加工番茄,是加工番茄优质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工番茄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蔬菜精深加工企业创汇的首选产业之一.目前加工番茄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优良品种缺乏、采收期过于集中、栽培管理不规范、产量不稳定、品质下降、病虫逐年加重等问题.该研究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适宜河西走廊种植的加工番茄品种与育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苹果浆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中国酿造 》 2020
摘要:以苹果浆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发酵的工艺条件,并分析发酵前后苹果浆的抗氧化活性.考察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苹果浆活菌数、可滴定酸、感官评分的影响.进而以活菌数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法对苹果浆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为10%(V/V),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71 h时,乳酸菌发酵苹果浆中活菌数为9.01 lg(CFU/mL),感官评分34分,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为(165.86±1.56)U/mL,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36±0.05)μmol Trolox/mL.与未发酵的苹果浆相比,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5.78%和18.4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添加藜麦秸秆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研究日粮中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秸秆添加水平对育肥期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利用的影响,旨在确定日粮中适宜的藜麦秸秆添加水平.试验选择40只3月龄健康断奶公羔,按照平均体重接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对照组、8%藜麦秸秆组、16%藜麦秸秆组和24%藜麦秸秆组4种饲粮.试验过渡期14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藜麦秸秆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羊体增重、平均日增重、有机物的摄入量和消化量、总能消化率均有改善,且16%藜麦秸秆组的平均日增重、有机物消化率、氮消化量、氮存留量、氮消化率、氮存留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4%藜麦秸秆组(P<0.05);当日粮中藜麦秸秆添加水平提高到24%时,试验羊平均日增重较16%藜麦秸秆组显著降低(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羔羊日粮中添加藜麦秸秆能够改善其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适宜的添加比例为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桃的快速高接换优技术
《农业与技术 》 2020
摘要:日光温室桃在冬季日光温室升温萌芽后或春季果实成熟采果后进行高接换优,在保证当年产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经过精心管理,改接后的桃树当年即可恢复树冠,形成较为充足的结果枝和饱满的花芽,改接次年也能有较好的产量和收益.这种日光温室促早栽培桃高接换优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轮作休耕模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9种轮作休耕模式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残膜覆盖(T1)、伏天深耕(T2)、施牛羊粪(7500 kg·hm-2)+深翻耕(30 cm)+连续休耕3 a(T3)、施牛羊粪(7500 kg·hm-2)+深翻耕(30 cm)+连续种植豌豆3 a并在盛花期翻压还田(T4)、施牛羊粪(7500 kg·hm-2)+深翻耕(30 cm)+连续3 a种植豌豆(每kg豌豆种子拌根瘤菌粉8.5 g)并在盛花期翻压还田(T5)、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量7500 kg·hm-2)+施牛羊粪(7500 kg·hm-2)+深翻耕(30 cm)+连续休耕3 a(T6)、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量7500 kg·hm-2)+施牛羊粪(7500 kg·hm-2)+深翻耕(30 cm)+连续3 a种植毛苕子并在盛花期翻压还田(T7)、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量7500 kg·hm-2)+施牛羊粪(7500 kg·hm-2)+深翻耕(30 cm)+连续3 a种植毛苕子并在盛花期翻压还田(T8)等8个处理,以连续休耕3 a为对照(CK),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等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养分与细菌种群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9种休耕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群落中相对丰度较高的前5位菌门依次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6.33%~37.33%)、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17.93%~21.43%)、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2.42%~19.41%)、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6.98%~10.99%)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6.48%~10.50%).其中T1、T5处理显著升高了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0.04%和42.44%),T2处理显著提高了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31.51%和159.96%),T6、T7处理显著增加了芽单胞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28.36%和28.33%),T8处理显著增高了奇古菌门的相对丰度(519.79%).不同轮作休耕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均高于CK.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除T7处理外,其余处理均高于CK.冗余分析和Monte Carlo置换检验结果显示,土壤全氮、全钾、速效氮含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P<0.05).
关键词: 休耕轮作模式 土壤细菌群落丰度 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