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UPC2-DAD对大黄药材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2020
摘要:首次建立了超高效合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Convergence Chromatography,UPC2)快速检测大黄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大黄样品用甲醇提取后,以CO2和甲醇为流动相和改性剂,梯度洗脱,色谱柱为HSS SB C18,柱温40℃,流速2.0 mL/min,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60 nm;整个分析过程仅需1.6 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除大黄酸为1.0~100.0 mg/kg外,其余均为0.5~100.0 mg/kg,日内及日间精密度的RSD范围分别为1.8%~3.5%和0.9%~1.2%.在最优条件下,对10批不同产地的大黄进行检测.结果 表明,UPC2方法具高效快速、操作简单、试验成本低等优点,可以满足大黄中5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部分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中国种业 》 2020
摘要:为筛选出甘肃省旱地尤其是播种期间气候干旱地区适宜的小麦品种,本研究以8份甘肃省主栽的小麦品种和骨干亲本为供试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测定了发芽率、根长、干物质转运率等8项指标;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抗旱隶属函数值计算,利用抗旱性度量值(D值)对供试材料萌发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萌发期性状中,鲜重和干物质转运率对PEG-6000模拟干旱的胁迫反应迟钝,胚芽鞘长、发芽指数次之,发芽率、根长、发芽势和干重则较为敏感;8份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排序依次为西旱2号>陇春27号>兰天10号=兰天19号>和尚头>宁春4号=兰大211>兰天13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以黄绵土雨养农业区长达37年(1981—2018)的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选取其中2年,研究在黄绵土雨养农业区长期不同施肥对冬油菜、冬小麦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作物籽粒产量较不施肥(CK)明显增加,以有机肥配施化肥增产效应更显著。冬油菜和冬小麦的产量均以MNPK产量最高为2 576.1和5 542.2 kg/hm~2,均比不施任何肥料(CK)高552.01%和207.77%,其肥料贡献率为84.66%和67.67%;地上部N、P、K携出量均最多,分别为冬油菜(130.49、19.86、130.18 kg/hm~2),冬小麦(136.39、27.76、86.12 kg/hm~2)。冬油菜中N、P、K的收获指数分别为氮的收获指数在NPK为最高2.8%,其次在CK为2.79%,而P和K均为对照最高分别为3.8%和0.83%;冬小麦均为单施N最高分别为0.77%、0.75%、0.83%。N、P、K肥的表观利用率冬油菜为单施有机肥最高107%,P和K均以NPK最高分别为20%和130.13%;冬小麦表观利用率均以N、K最高为55.53%、56.72%,P是MN为最高27.54%,其余处理均在配施有机肥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对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生理反应
《中国马铃薯 》 2020
摘要:马铃薯病毒病是导致马铃薯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能够有效降低病毒病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一直是马铃薯研究和生产者的追求.通过研究马铃薯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对马铃薯Y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生理反应,进一步明确和比较了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在PVY或PLRV胁迫下的一些生理变化.以未感病和分别感染了PVY、PLRV的马铃薯中早熟品种'LK99'和晚熟品种'陇薯3号'为研究对象,在马铃薯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所取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并进行了分析比较;同时,在块茎膨大期测定株高、茎粗、地上鲜重,成熟后测产.试验结果表明,病毒侵染马铃薯植株后,植株生长受抑制,块茎产量降低、有关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增强、丙二醛含量升高、总叶绿素含量减少.植株感染了PVY或PLRV后块茎产量、有关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的相对变化量表明'陇薯3号'的受损程度较'LK99'严重.以块茎产量作为评价标准,则PVY对马铃薯的危害程度较PLRV更为严重.马铃薯植株对PLRV的应激性反应比对PVY强烈,表现为酶活相对增强幅度大、丙二醛含量相对增量高、总叶绿素含量相对减量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水溶肥在番茄上的肥效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 2020
摘要:以番茄品种天则2008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溶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分总量较常规施肥(N 390 kg/hm2、P2O5180 kg/hm2、K2O 225 kg/hm2)减少120 kg/hm2的前提下,滴施水溶肥后番茄的产量构成、产量及效益均优于常规施肥.产量较常施肥提高8.1%~18.5%,纯收益增加9 895.8~24 578.4元/hm2.其中固体速溶水溶肥3(N-P2O5-K2O为26-10-12)和固体速溶水溶肥4(N-P2O5-K2O为24-11-16)为首选水溶肥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筛选
《作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是影响大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鉴定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的基础上,筛选抗旱指标,可为培育抗旱品种提供依据.本研究在2016和2017年在大麦生长主要需水期平均降雨量不足40 mm的甘肃省武威市进行田间试验,以30份大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大麦株高、穗长、分蘖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采用抗旱性度量值(D)、综合抗旱系数(CDC)、加权抗旱系数(WDC)、相关分析、频次分析、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办法,对其进行抗旱性鉴定及抗旱指标的筛选.干旱胁迫对测定的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频次分析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产量、株高、单株粒重、穗长、单株粒数、分蘖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株高、穗长、分蘖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不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5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大麦抗旱性86.3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基于D值、CDC值和WDC值的大麦种质资源抗旱性排序基本一致.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指标单项抗旱系数值与D值间的关联度依次为产量、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穗长、株高、分蘖、穗粒数和千粒重,各指标DC值与WDC值间的关联大小依次为单株粒重、产量、单株粒数、分蘖、穗长、穗粒数、株高和千粒重.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大麦种质资源依据抗旱性从强到弱分为5个抗旱等级,其中1级5份、2级1份、3级11份、4级10份、5级3份.除分蘖和千粒重外,其余指标的隶属函数值、CDC值、D值和WDC值均随着抗旱级别的升高而增大.回归分析表明, 5个测定指标均与D值密切相关.干旱胁迫对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各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确定了D值为适宜的抗旱鉴定指标.筛选出成株期抗旱性强的大麦种质资源甘啤7号、Z06-278-9、MERIT、NEVADA和西藏25,可为大麦抗旱育种、抗旱机制以及干旱调控缓解机制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穗长、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穗粒数、产量可作为大麦种质资源成株期简单、直观的抗旱评价指标.
关键词: 大麦(Hordeum vulgare L.) 成株期 抗旱性 抗旱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海棠复合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酿酒科技 》 2020
摘要:以苹果和海棠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酶法浸提苹果海棠复合果汁工艺和复合果酒发酵工艺的条件。结果表明,海棠与苹果原料比为50∶100,果胶酶酶解取汁最佳工艺参数为果胶酶添加量0.13%、酶解时间为3 h、果胶酶酶解温度35℃,其中,果胶酶添加量对出汁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苹果海棠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28℃、接种量8%,其中,糖添加量和发酵温度对酒精发酵力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此条件下苹果海棠复合果酒的酒精度为12.8%vo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