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立明 1 ; 陈光荣 1 ; 杨如萍 1 ; 张国宏 1 ; 杨封科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旱作大豆;覆膜方式;生长发育;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1 期

页码: 8-1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甘肃东部旱作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及大豆生产春季干旱严重等问题造成大豆产量不高、水分利用率低等生产实际,以露地平播为对照,研究全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沟播、半膜覆盖平播、膜侧播种等4种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旱作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沟播使大豆提前出苗5天,生育期缩短12天,促进了大豆生长发育进程;大豆各生育阶段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全膜覆盖沟播能够有效协调大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有利于灌浆和高产,连续4年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680.8 kg/hm2和7.30 kg/(mm·hm2),较露地平播提高40.9%和53.4%。因此、全膜覆盖沟播可作为甘肃东部旱作区大豆生产的高产栽培模式,对提高旱作区大豆降水利用效率和高产田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王磊,赵刚,党翼,张建军,王勇,唐小明,赵晖. 2013

[2]旱作大豆播种密度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 2015

[3]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旱作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光荣,高世铭,张国宏,王立明. 2010

[4]品种、密度与覆膜方式对旱地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尚中,樊廷录,赵刚,王磊,党翼,张建军,唐小明,王淑英. 2017

[5]提高旱作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覆膜方式研究.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李兴茂,倪胜利,杨汝萍. 2010

[6]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唐小明,李尚中,樊廷录,王勇. 2011

[7]黄土塬区旱作大豆覆膜保水技术效果研究. 王立明,陈光荣,张国宏,李兴茂,倪胜利,杨如萍. 2011

[8]不同覆膜方式对山旱地菜豆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忠平,梁更生,王福全,杨永岗,尹艳兰,逯建平. 2011

[9]不同覆膜方式对旱砂田土壤水热效应及西瓜生长的影响. 马忠明,杜少平,薛亮. 2011

[10]陇东旱塬区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大豆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王立明,董博,张东伟,陈光荣,杨如萍,张国宏. 2014

[11]覆膜对玉米间作豌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李伟绮,孙建好,赵建华. 2016

[12]不同覆膜方式软荚豌豆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方玉珍,张化生,杨永岗. 2014

[13]半干旱区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刘五喜,董博,张立功,苏忠太. 2018

[14]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覆膜方式的研究.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 2012

[15]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19

[16]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冠层温度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赵刚,樊廷录,李尚中,王国宇,杨晨. 2008

[17]水肥耦合对小麦玉米带田产量效应及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杨蕊菊,柴守玺,马忠明,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 2011

[18]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 马明生,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 2010

[19]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20]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