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寒地水稻秕粒形成基础的研究 Ⅰ剪叶与剪穗对水稻小穗结实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0
摘要:本文通过盆栽的方法对 19个水稻品种(系 )在花期进行剪叶与剪穗处理 ,结果表明减少库容对降低秕粒率的效果不如减源对增加秕粒率的效果大 ;剪库增加粒重 ,而剪源则降低粒重。品种间对剪源与剪库的反映不尽相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叶面肥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0
摘要:为便于农民选择既经济增产效果又好的叶面肥 ,故进行该项试验。其结果表明 :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其中 ,以金必来效果最好 ,平均产量 2 4 4 6 .11kg/hm2 ,较对照增产 19.31% ,纯增效益70 8.39元 /hm2 ;其次是喷施宝、绿风 95、丰产素、垦易生物有机肥等 ,磷酸二氢钾和多功能复合液肥效果较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稻区的恶苗病与旱育苗方法的关系及未来相应对策阐析
《种子世界 》 2000
摘要:恶苗病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种无需药剂防治的病害,在近些年黑龙江稻区已经形成了危害。并由此带动起一大批厂家从事防治药剂的生产。育苗期间的防恶苗病药剂消毒处理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很恰巧的是这次恶苗病的逐渐猖獗在时间上与旱育苗技术的逐步普及有着某种极其恰当的吻合。难道它们之间果真有着密切的关系吗?笔者通过例举事实和引证资料,最终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笔者以为必须改良种子繁育中的旱育为水育,减少或杜绝种子带茵,并以此技术为核心多方面采取措施,最终使恶苗病的危害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初的程度。
关键词: 恶苗病 旱育苗技术 旱田土特点 发病条件 水育 苗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7%多功能种衣剂3号防治玉米病虫害试验
《玉米科学 》 2000
摘要:经田间试验 ,11 7%多功能种衣剂 3号包衣玉米种子 ,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安全、防治苗期茎腐病的效果为 47 6 %~ 70 9% ,防玉米丝黑穗病的效果为 6 2 2 %~ 80 5 % ,对蛴螬的防效为 6 8%~ 10 0 % ,并能提高玉米产量 ,在生产中建议以 2∶10 0或 2 5∶10 0包衣为宜。
关键词: 117%多功能种衣剂3号 玉米苗期茎基腐病 玉米丝黑穗病 蛴螬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防治大豆害虫试验初报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00
摘要:经田间小区试验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沟施防治大豆害虫 ,对大豆安全 ,能提高出苗率 ,降低大豆苗期的被害株率 ,对大豆根潜蝇防效达 90 %~ 1 0 0 % ,对大豆孢囊线虫防效达 67.4%~69.3% ,同时能提高大豆产量
关键词: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防治 大豆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外源DNA导入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后代品系籽粒贮藏蛋白分析和大麦黄矮病抗性鉴定
《核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受照射的中 5DNA(小偃麦异源 8倍体 ,抗大麦黄矮病 )导入到受体小麦新克旱 9,在D3~D5 代获得了稳定的 5 4个品系。对其籽粒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进行电泳出现 3种变异类型 :第 1种类型为新谱带的出现或原有谱带的丢失 ;第 2种类型为供体谱带的出现 ;第 3种类型为谱带强度 (深或浅 )发生变化。根据农艺性状和籽粒贮藏蛋白电泳结果 ,精选 2 0份进行毒蚜接种 ,鉴定大麦黄矮病抗性 ,其中有 7个品系中抗黄矮病 ;1个品系 (97K1 0 77)高抗黄矮病。可初步认为供体中 5的抗大麦黄矮病基因已转化成功
关键词: 辐射外源DNA 花粉管通道法 籽粒贮藏蛋白 大麦黄矮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克旱16号
《农业科技通讯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克旱 16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利用九三 79F5- 5416/克 80原 229//克 76- 750/克 76F4- 779- 5为母本,以自己培育的适应当地条件的骨干亲本克 76- 413为父本,并按照两高一优的育种目标,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方式,经系谱法定向选择育成.其品系代号为克 94- 470.该品种具有高产、多抗、品质优良等特点.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于 2000年 2月正式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克旱 16号属春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植株繁茂,株型紧凑,整体造型好.植株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有弹性,高抗倒伏.苗期抗旱性强,结实期耐湿性好,活秆成熟落黄好.抗穗发芽,抗秆锈 21C3、 34C2、 34、 34C5等生理小种,抗叶锈病,中抗赤霉病和根腐病.株高 90~ 95cm,穗长 8. 5cm.穗纺锤形,无芒、白稃、赤粒,千粒重 40. 0g,容重 806. 0g/L.全生育期 90d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北部、东部及内蒙古的部分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产量表现: 1995~ 1996年克 94- 470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内进行产量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产量 6270. 8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增产 23. 9%. 1996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 5249. 3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增产 13. 2%. 1997~ 1998年参加全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4576. 17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平均增产 9. 6%. 1999年参加全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3673. 00kg/hm2,较对照品种新克旱 9增产 10. 8%, 8个试验点,点点增产. 1997~ 1998年克 94- 470在黑河地区的逊克农场,东部的佳木斯地区和北部华山农场、克山农场等地进行示范,逊克农场旱地稀植 5hm2,产量达 6225. 0kg/hm2. 1999年佳木斯富锦市长安镇 3hm2地,每公顷播 150kg,亩产达 412. 5kg,华山农场、克山农场 1999年正常播种密度下,几十公顷地大面积种植产量超过其他品种 15%,在内蒙兴安盟、呼盟种植也表现增产显著.克旱 16号 (克 94- 470)由于其茎秆粗壮,秆高中等,适宜密植高肥,具有超高产潜力. 栽培要点: 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一般要求在头年秋天秋翻秋耙地,达到精细符合标准化作业要求.同时根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施肥结构,以每公顷施化肥 400~ 450kg,氮、磷比以 1. 2∶ 1为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施农家肥,以每公顷 4000~ 4500kg为好. 2.适期播种,确保全苗.播种前,先把种子用 0. 3%的多菌灵和粉锈宁加水拌种,然后堆捂 48小时,以保证种子拌匀后播种.适宜播期以土壤表层化冻大约 5cm左右,日平均气温在 0℃左右,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适播期大约在 3月末至 4月初,播深 5cm,播量依基本苗要求而定,一般每亩在 7~ 10kg. 3.及时中耕,控制群体.在小麦三叶期视土壤含水情况镇压 1~ 2次,以促进根系生长,使根系发达,增强抗旱能力,起到控上促下蹲苗作用.在小麦 4~ 5叶期用 72%的 2, 4- D丁酯 0. 75~ 0. 90kg/hm2对水 125~ 150kg喷雾,防除双子叶杂草.在小麦生育后期,叶面喷施氮肥,以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籽粒灌浆,稳定粒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4.防治病虫害,适时早收.严密监视田间病虫发生发展趋势,及时防治.对大面积种植克旱 16号的地块,要做到九黄十收,以确保丰产丰收.对留种地,除在生育期要进行田间除杂草外,收获时还要单割单脱单晾晒,严防混杂. 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克旱16号$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马勇!邮编:1616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机——矿质复混肥的应用
《农民致富之友 》 2000
摘要:无机——矿质复混肥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矿质肥料。它主要针对于黑龙江省化肥缺口约 150万标吨,不同作物配方施肥及不同类型土壤的养分释放特点研制而成的高效复混肥。 根据当今生产现实需要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进行炉前工艺改进。使矿质原料中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由改造前 2%提高到20%以上。将矿质肥料腐细过80~100目,填加其它成份滚筒造粒。进行流化干燥,使产品水份<2%,NP_2O 和K_2O 的总量≥25%,中、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