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 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接受1010 CFUEHEC O157∶H7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将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和佐剂充分乳化后,通过皮下多点注射免疫小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共免疫2次,间隔14 d,末次免疫后14 d攻毒1只小鼠EHEC O157∶H7 1010CFU。每次免疫后的14 d通过断尾采血,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攻毒后,观察小鼠精神状态,记录死亡数并检测排菌量。ELISA检测结果表明,Tir-Tccp蛋白质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而Intimin诱导产生的IgG抗体升高不明显。攻毒后,各免疫组小鼠均死亡1只,存活14只,存活率为93.3%;对照组小鼠死亡4只,存活6只,存活率为60.0%。免疫组在攻毒后6 d,粪便中检测不到EHEC O157∶H7,对照组在攻毒后13 d仍有较高的排菌量。表明Intimin和Tir-Tccp蛋白质对小鼠起到了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减少EHEC O157∶H7在小鼠体内的定殖。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Intimin蛋白质 Tir-Tccp蛋白质 免疫原性 小鼠


小麦品种茎秆抗倒特性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株高和穗型有较大差异的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其茎秆抗倒性能及抗倒指数与茎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抗倒品种表现为植株较矮、基部节间短粗、秆壁较厚且充实度较高,开花后,其基部节间的干物质输出速度较快。小麦开花后,重心高度上移,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逐渐下降,品种间抗倒性能存在显著差异,抗倒指数以半矮秆品种宁麦8号和扬麦9号为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抗倒指数与株高、穗下节间长、基部第1、2节间长呈极显著遗传负相关。


中国20种重要果树品种命名情况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树品种的命名方式往往受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较全面地了解我国果树品种的命名情况,更好地为果树的科学命名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文章选择中国的苹果、桃、荔枝、板栗、榛子、梅、山楂、龙眼、枇杷、猕猴桃、枣、柿子、柑橘、李、杏、梨、樱桃、草莓、葡萄和香蕉共计20种具有代表性的果树,对其品种的命名方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生物或仿生农药的协同控害作用
《现代农药 》 2011
摘要: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与其它生物或仿生农药混用时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田间控制作用。结果表明,SlNPV和虫酰肼、多杀菌素或阿维菌素联合应用时,对甘蓝上斜纹夜蛾表现出较好的控制效果,持效期达14 d以上,对甜菜夜蛾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关键词: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水葫芦挤压渣的厌氧发酵特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固液分离对水葫芦厌氧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经过固液分离的水葫芦挤压渣为原料,采用批式反应,进行了厌氧发酵产甲烷特性的研究,并进行了中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室内中温(35℃),发酵料液总固体(TS)8%的条件下,水葫芦挤压渣发酵启动速度快,其干物质产气率可达398 ml/g,甲烷含量可达59%。中试运行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21~29℃),采用渗滤液回流方式,水葫芦挤压渣干物质产气率达0.33 m3/kg,最高容积产气量达0.60 m3/(m3.d),平均容积产气率为0.27 m3/(m3.d)。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经固液分离后,水葫芦挤压渣仍是良好的厌氧发酵原料。


小豆组织培养中种子灭菌方法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分析了75%乙醇、次氯酸钠、氯气及乙醇+次氯酸钠等不同消毒方法对小豆种子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75%乙醇1 m in+5%次氯酸钠30 m in的消毒方法能有效降低污染率,小豆种子的萌发率也较高,综合效果最佳。


中国矮秆棉花的研究现状
《江西棉花 》 2011
摘要:棉花矮化品种具有抗倒伏能力强、适宜密植及机械化管理的特点,对于减小劳动强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矮化突变体在矮化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植物茎的生长及激素调控的重要基因资源。近年来国内不断有棉花矮秆突变体发现的报道,相关专家对其进行了遗传方式、矮化机理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棉花(G.hirsutum L.) 矮化 突变体 研究现状


农牧结合型循环农业基地生产中几个参数的探讨——以江苏某大型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为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某大型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生产基地为例,以提高能量转化率为目标,以提高初级生产的物质利用率和饲料报酬率为切入点,通过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对比试验示范,研究了农田作物时空运筹和布局与食草性动物规模养殖的数量、营养耦合技术,测算出了循环农业基地农田种植和规模养殖耦合技术参数;以提高肥料利用率为目标,从养分供需平衡入手,通过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粪肥中营养元素测定和作物肥效试验,研究了沼液的精准施用技术和有机肥的环境友好高效利用技术,测算了优质有机肥营养元素和农田作物生长发育耦合技术参数。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农牧结合循环农业基地或区域内农牧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提供技术参数,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具体量化的技术参数。


根据EH277045衍生序列变异分析中国互花米草种群的遗传结构(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在核DNA水平根据DNA序列变异分析我国沿海8个互花米草种群的遗传结构。[方法]根据互花米草EST序列EH277045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在8个种群共75份样本中扩增该衍生序列,采取直接测序的方法,比较序列差异,计算多种遗传参数,分析中国互花米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变异。[结果]共得到28个多态位点将75份样本分为25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单倍型多样性为0.794;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63、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22;AMOVA分析揭示79%的遗传差异来源于种群内,21%的遗传差异来源于种群间。[结论]我国互花米草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种群间遗传分化较低,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种群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