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遮阴程度对小麦籽粒产量和主要营养指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遮阴程度对间作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扁桃-冬小麦(新冬20号)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轻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75%)和重度遮阴(日平均光照强度为自然光强度的30%)2个处理,以大田条件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构成指标、淀粉含量及组分、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及氨基酸组分和含量。【结果】轻度遮阴条件下间作冬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提高;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均升高;谷蛋白/醇溶蛋白、氨基酸含量降低。重度遮阴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指标均显著降低,淀粉相对含量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对对照无显著差异;醇溶蛋白含量显著升高,氨基酸评分提高。【结论】果粮间作模式下,果树树阴移动营造的轻度遮阴条件有利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籽粒淀粉品质提高;重度遮阴条件下籽粒产量大幅降低,籽粒蛋白质相对含量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品质有所改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梨品种与‘库尔勒香梨’授粉亲和性及花粉直感
《果树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新疆梨品种与‘库尔勒香梨’的授粉亲和性和花粉直感。【方法】以9个新疆梨品种和‘砀山酥梨’为‘库尔勒香梨’授粉树,对其花粉萌发伸长、坐果率、果实品质等进行研究。【结果】‘库尔勒香梨’与‘绿梨’和‘砀山酥梨’授粉亲和性最好,亲和性与单果质量呈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负相关‘。库车阿木特‘’艾温切克’和‘绿梨’授粉单果质量最大‘;砀山酥梨‘’绿梨’和‘阿克苏句句梨’授粉果形指数最小‘;绿梨’授粉果实硬度最小‘;库车阿木特’和‘库尔勒黄酸梨’授粉糖酸比最高‘;库车阿木特’授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库尔勒香梨’自花和‘阿克苏句句梨’授粉维生素C含量最高‘;绿梨’和‘砀山酥梨’授粉正常种子数最多,种子数与其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绿梨’与‘库尔勒香梨’的亲和性高,单果质量最大、果实硬度最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适中,适宜作为‘库尔勒香梨’授粉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LED补光时间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LED补光时长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影响,研究新疆地区越冬季节日光温室番茄最佳补光时长.[方法]以番茄品种天粉1号材料,以日光温室保温被揭盖时间为基准,比较不同补光时间处理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2 h/4 h、4 h/2 h、6 h/0h、4 h/0h有利于番茄株高和茎粗(4 h/2 h)生长;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h/2 h、6 h/0 h处理叶片光合特性明显增强,番茄果实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番茄果实果实VC和番茄红素含量以盖后/揭前6 h/0h和4h/0h为最佳.[结论]综合番茄生长、植株干鲜重、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保温被盖后/揭前补光4~6h为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适宜的补光时长.
关键词: 番茄 日光温室 LED 补光时间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野苹果资源类型表型性状鉴定及优异资源的初步筛选
《经济林研究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具有优异性状的新疆野苹果种质资源类型,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巩留和霍城县的41个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单株为试材,于其开花期对其花色、单序花朵数,花冠直径、花瓣长与宽、花柄长及1年生枝节间长度,树高、胸径、冠幅等形态指标进行了调查和观测,于其果实成熟期采其果实,测量其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果柄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数量性状指标;并就新疆野苹果对小吉丁虫的抗性进行了调查,对新疆野苹果果实黑星病发病程度及病情指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供试的41个新疆野苹果不同类型果实的主要数量性状存在较大的变异,其变异系数为21%~63%,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3%,最大值为67.50 g,最小值为4.30 g;果肉质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306,其中,绵软类型的分布频率为50%;果实风味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9,酸和极酸类型的分布频率合计为84.2%;巩留县莫合野果林中新疆野苹果的黑星病病情指数最低,为0.39%,表明其抗病性较强;新源县交吾托海野果林中对苹果小吉丁虫具有高抗性的新疆野苹果树的分布频率达到13.04%,部分枝条被苹果小吉丁虫危害后其伤口能自行愈合,表现出明显的抗性。初步筛选出的对苹果小吉丁虫具有抗性的单株类型有2个,其类型编号分别为XY-29和XY-34;具有抗苹果黑星病特性的单株类型有3个,其类型编号分别为XY-35、GB-9和HDM-7。新疆野苹果不仅在果实性状上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树体高度、1年生枝节间长、对苹果小吉丁虫和黑星病的抗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变异也都很丰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效棉花品种植株农艺性状、氮素积累及光合特性差异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效品种之间农艺性状,氮素积累及光合特性,为合理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2号(氮高效品种)和新陆早36号(非氮高效品种)为材料,设置240、360 kg/hm~2两个氮素水平,寻找差异,优化品种选育,提高氮素效率。【结果】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新陆早32号的株高、茎粗和果枝数均高于新陆早36号,分别相差8.34 cm、2.34 mm和1.56台。在氮素积累上,2个品种根的含氮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新陆早32号高于新陆早36号;在低氮水平时新陆早32号的茎后期可以积累更多的氮素,与叶片积累相反,而高氮水平时,后期茎的氮素积累相差不大,叶片则一直是新陆早32号含量高,差距保持在3.0 g/kg以上。在光合特性上,新陆早32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基本高于新陆早36号,而蒸腾速率则相反。【结论】高氮水平下新陆早32号产量最高,为4 022.82 kg/hm~2。不同氮水平下氮效品种均有差异,尤其是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更能有效的利用氮素,保证产量,并在氮充足条件下提高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枣(Ziziphus jujube)果实重要性状和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实性状遗传背景复杂,杂交后代出现低亲本的或超亲本的遗传现象,为育种工作带来了难度。本综述通过对果树果实的大小、形状和果实品质进行概括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大小由控制细胞膨大、细胞分裂基因所决定,果实的形状由于基因或细胞分裂素影响,果实的甜酸含量与转化酶基因、己酶基因都有密切的关系。本综述归纳总结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在枣的重要性状的研究进展,并对遗传连锁图谱和QTL定位在枣育种中的前景做出了展望,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枣(Zizyphus jujube Mill.) 果实品质 遗传图谱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番茄潜叶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昆虫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对番茄具有毁灭性危害的世界性入侵害虫,本研究旨在探索温度对入侵番茄潜叶蛾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为预测番茄潜叶蛾的分布区域、田间发生动态提供基础。【方法】在室内测定了番茄叶片上番茄潜叶蛾在15, 20, 25, 30和35℃5个恒定温度条件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增长参数,并应用不同模型分析发育速率、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与温度的关系,估计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温度、发育最适温度、有效积温和年发生代数。【结果】在恒温15~30℃范围内,番茄潜叶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25℃下幼虫期存活率、成虫前期存活率、雌虫总产卵量、净生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最大。在35℃下,卵的存活率骤降至11%,孵化的幼虫无法正常发育。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前期、全世代的有效积温分别为104.17, 232.59, 129.87, 434.78和526.32日·度,该虫在新疆伊宁县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理论发生代数为4~5代。基于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的模型与基于种群增长参数与温度关系的模型所计算的积温需求参数不同,基于内禀增长率求得的番茄潜叶蛾的发育起点温度、发育极限高温和发育最适温度分别为12.46, 30.40和27.36℃。【结论】入侵我国新疆地区的番茄潜叶蛾适温范围广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极高的扩散风险。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温度 生长发育 种群增长参数 积温需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早中熟棉花品种果枝数、果节数与成铃结构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182个南疆棉花品种(系)果枝数、果枝分布、果节数及果枝果节与成铃的关系,研究南疆早中熟棉花品种果枝数、果节数选择指数,为棉花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品种对比试验方法,收集比较新疆不同遗传背景的182个品种(系),测试不同品种(系)果枝数、果枝分布、果节数、成铃数等性状,分析南疆棉区气候条件下果枝、果节构成及果枝果节与成铃关系。【结果】182个南疆棉花品种的果枝数为4.6~10台,果节数为7.6~21个,结铃数为5.4~12.2个,内围铃∶外围铃=3∶1;不同品种的果节数和单株结铃,随着果枝数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果枝数与果节数、结铃数、内围铃数、上部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节数与结铃数、内围铃、外围铃、下部铃及中部铃具有极显著正相关性。【结论】在南疆气候条件下,应选择果枝数为8~10台果枝、果节量为18~20个的棉花品种,更有利于充分利用南疆有限的热量、积温条件,形成更高的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腐酸与氮肥配施对滴灌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配施不同用量的黄腐酸对新疆拜城县膜下滴灌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拜城县膜下滴灌玉米的黄腐酸的用量。【方法】以新玉31号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施用相同氮磷钾(N 240 kg/hm~2、P_2O_5 150 kg/hm~2、K_2O 90 kg/hm~2)的基础上,以单施氮肥处理为对照,分析施不同用量的黄腐酸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相对于单施氮肥处理,合理施黄腐酸(180~270 kg/hm~2)能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增产率为10.2%~12.6%,玉米氮肥利用率提高8.0~10.5个百分点,但收获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没有显著增加。大量施用黄腐酸(450 kg/hm~2)能显著增加玉米的生物量、氮肥利用率以及收获后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但是产量降低,减产率为3.5%。【结论】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黄腐酸用量进行综合分析,适宜的黄腐酸用量为180~27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收集、整理和汇总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不同涂膜材料处理后的效果,对采后及贮藏中生理指标进行概述,为可食性涂膜在果蔬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农业及食品类官网信息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近10余年来的资料进行汇总后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果蔬保鲜常用涂膜目前有多糖涂膜(魔芋葡甘聚糖和壳聚糖)、脂质涂膜(蜡质和石蜡)、蛋白质涂膜、复合材料涂膜及其他涂膜材料。果蔬经过涂膜处理后能够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减少活性氧的产生,保持了果实品质和延长了贮藏期。用壳聚糖对南果梨和草莓进行涂膜,可分别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长达20和12 d,且保持了较好的感官品质。【结论】多糖类、脂质类涂膜主要应用于易腐烂的水果,如蓝莓、草莓和葡萄,以及哈密瓜等鲜切水果的品质保鲜和延长贮藏期;而蛋白质涂膜主要应用于肉类(猪肉、鱼肉等)用于保持肉类的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