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试论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
《现代经济信息 》 2010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是种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基于此,笔者尝试利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找出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中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就原因做出了论述。希望相关想法能为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LC-MS/MS法研究甲磺隆和氯磺隆在不同条件土壤中的残留行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建立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LC-MS/MS)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PVC材料的圆柱形盆钵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甲磺隆和氯磺隆的残留特性。结果表明,甲磺隆和氯磺隆在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残留量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处理后15d,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两种农药残留量分别下降了44.7%和41.5%(甲磺隆)及38.7%和40.1%(氯磺隆),根际和非根际的残留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后31d,残留量分别下降了77.7%和64.8%(甲磺隆)及62.7%和50.1%(氯磺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后63d,残留量分别下降了96.4%和85.1%(甲磺隆)及90.0%和79.4%(氯磺隆),残留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甲磺隆的降解趋势和氯磺隆基本一致,但下降幅度比氯磺隆大。二者在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残留量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式C=C0e-λ(tC代表浓度;C0代表初始浓度;t时间),决定系数范围在0.9342~0.9957之间。在种植水稻的条件下,下层土的农药残留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后数日内达最高点,之后不断下降,122d后低于检测限。水稻下层土残留的从无到有说明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可能是水田环境农药残留降解的原因之一。干旱土壤条件下,土壤的淋溶作用不明显。说明水旱轮作有利于农药残留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


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农技推广 》 2010
摘要:淮稻1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中均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特别是田间高抗条纹叶枯病、熟期适中等特点。


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路径探索
《经济研究导刊 》 2010
摘要:现行的科研体制如何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科研管理的一大难题。江苏省农科院近年来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路径,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果转化新路子。


江苏沿海地区西兰花品种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 2010
摘要:西兰花又名绿菜花、青花菜等,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以带花蕾的绿色肥嫩花球供应市场。其营养价值比白花菜高1倍,目前已成为欧美和日本等国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20世纪


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会计师 》 2010
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为了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研人员、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加速经济发展,允许和鼓励科研院所兴办经济实体、经营自己的科研成果,科研院所兴办企业顿时蔚然成风。面对汹涌而至的市场经济大潮,农业科研院所大都兴办了具有国有企业性质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