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松嫩平原低平易涝耕地土壤盐分障碍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中国农学通报 》 1999
摘要:松嫩平原低平易涝区为黑龙江省重要粮豆产区,耕地面积121万hm~2,占松嫩平原耕地面积的29.5%。该区属于季节性冻土区,由于海拔低(110~130m)、地下水位埋深浅等特殊地理条件,土壤水分和盐分形成了独特的动态变化,春季土壤返盐现象严重、有效养分释放缓慢,严重阻碍了作物的生长,限制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摸清该地区耕地土壤盐分成因,采用科学措施予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专用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使用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在大豆生产应用中能明显促进大豆植株生长发育,在营养生长阶段,对大豆根系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增加根瘤数量,提高根瘤鲜、干重,且防虫治病效果好。
关键词: 包衣型生物表面活化剂,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需硫特性及硫对水稻产质量的影响
《土壤肥料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黑土种植水稻适宜的硫肥品种为硫铵和硫磺,可分别使水稻增产28.8%和19.7%。水稻在前期和后期植株含硫较高,中期较低;但植株吸硫量则随其生物量的增大而迅速增加,以分蘖期最低,成熟期最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硫肥的适宜用量为S36~54kg/hm2,增产9.7%~11.3%,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硫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了水稻分蘖数和穗粒数。分析结果表明,硫具有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降低淀粉含量的作用。适当施用硫肥既能充分满足水稻在整个生育期对硫素营养的需要,又能保持土壤中硫的平衡。
关键词: 硫肥,水稻,需硫特性,产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品质及特征特性的初步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大豆是我省主要作物之一,品种资源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几十年来,经过育种家们的努力,无论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都有较大的提高。为了更好地确定大豆育种目标以及深入进行资源评价,本文对1985~1997年我省审定推广的109个大豆品种的品质及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V型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与保持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连续多年研究表明:在黑龙江省春麦区,大量春小麦品种(品系)对V型不育具有恢复能力,但恢复力高的材料不多,用于配置强优组合的恢复系仍需有效的恢复基因转育和累加、定向选择获得;能保持V型不育育性和能转育成V型不育的材料比较少,这增加了V型不育在我省春麦区利用的难度。经过连续回交转育,继T型不育之后,V型不育在我省实现了三系配套。
关键词: 小麦V型不育系,恢复系,保持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3~1996年,在大豆苗期和成株期,对黑龙江省部分大豆产区的48个乡镇进行了调查。共采集435份标样,在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共得到18个疫霉菌株。接种试验表明,该分离菌对不同大豆品种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对小豆、菜豆和蔬菜均不侵染。同时筛选出对大豆疫霉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瑞毒霉,0.2%的瑞毒霉拌种,盆栽的防效为75%~80%。利用生物活性物质C95防治疫霉病,盆栽防效达6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果园复合模式及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9
摘要:生态果园复合模式是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一部分,在持续农业中占有一定地位,是我省今后果树生产发展的方向。近几年在本省依兰县对生态果园复合模式进行了探讨和调查,看出生态果园复合模式在我省是切实可行的,对改变我省果园粗放管理,掠夺经营和保护自然资源都极为有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