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太湖地区奶牛运动场氮、磷淋溶及流失通量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奶牛运动场粪尿中氮、磷淋溶与径流损失量,防范与减少规模养牛场氮磷污染风险,以无锡太湖地区一典型奶牛运动场为对象,采集了2个运动场剖面土壤,同时以运动场外侧土壤作对照,分析了土壤0~10.0 cm、10.1~20.0 cm、20.1~40.0 cm、40.1~60.0 cm、60.1~80.0 cm、80.1~100.0 cm各层次中氮磷含量,并收集了5~9月份运动场径流雨水,估算了氮、磷流失量。结果表明:运动场各层次土样中pH及有机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0~20.0 cm表层土中更为显著;运动场土壤中铵氮、硝态氮以及有效磷均表现出明显的向下淋溶,其中硝态氮向下淋溶更为明显,在40.1~60.0 cm土层中硝态氮含量已高达14.87 mg/kg;在0~40.0 cm土层中有土霉素的积累。径流氮向水体输出通量为14.95 kg/hm2,径流磷向水体输出通量为3.88 kg/hm2。试验结果证实,奶牛运动场存在氮、磷等向下淋溶以及径流损失的风险,在奶牛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控制中,应对奶牛运动场可能产生的氮磷环境污染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及其在鱼体中的富集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毒死蜱和丙溴磷的环境生态风险,采用半静态法,测定这2种农药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毒性,以及在1/40、1/20和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持续暴露14 d和在清水中恢复7 d,对鲫鱼脑部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影响(慢性毒性效应)。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鲫鱼肌肉、鳃、肝脏中2种农药的富集量。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96 h-LC50分别为0.184 9 mg/L和0.192 9 mg/L。在1/10 96 h-LC50值的作用剂量下连续暴露14 d,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脑部ACh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95.36%和93.61%,而对CarE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76.07%和83.03%。在清水中恢复饲养7 d后,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此外,在鲫鱼组织器官中均检测到2种农药,且富集量都表现为肝脏>鳃>肌肉,其中,毒死蜱较易在鱼体内富集。


采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杂交水稻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个新育成的粳稻BT型不育系和10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2种聚类方法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这些亲本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64对SSR引物在30个亲本中共检测到185个多态性片段,平均每对引物为2.9个,以第11染色体上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最多,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值)变化范围为0.064~0.844。利用SSR分子标记将30个亲本材料划分为7大类群,其中所有不育系被划分为一群,分类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吻合。表型聚类以10个农艺性状为依据,将供试材料划分为4大类群,不育系和恢复系被聚到不同的类群,群内差异不大。同表型性状聚类相比,SSR分子标记聚类能更准确的揭示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是研究亲本遗传多样性的一种较好方法。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微卫星标记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日本直播稻的发展及启示
《中国稻米 》 2010
摘要:简要介绍了水稻直播的主要方式及其特点。在分析日本直播稻的演变及其主要方式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直播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建议。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AH1株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
《生物工程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近期引起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预防失败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基因,定向克隆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供体质粒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HTA-VP2,转化Escherichia coli DH10Bac感受态,筛选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pBac-VP2。用pBac-VP2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vBac-VP2。对重组杆状病毒vBac-VP2感染的Sf9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具有特异性荧光;用IBDV抗体夹心ELISA检测,呈阳性反应,抗原效价达到1.6×103;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在53kDa处出现一条特异蛋白条带;电镜观察,重组Vp2蛋白能够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在感染细胞中发现了"包涵体样"结构。用HisTrap HP亲和层析柱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IBD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裂解物,免疫2周龄SPF鸡,一次免疫14d后,ELISA检测抗体效价为8×102,中和抗体效价为1106,攻毒实验的存活率为30%;二次免疫14d后,ELISA抗体效价为3.2×103,中和抗体效价为2536,存活率为100%。在实验观察7d内,重组Vp2蛋白免疫保护鸡未显任何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法氏囊/体重比高于对照组(P<0.05)。本实验制备的病毒样颗粒重组Vp2蛋白在研制新型IBD基因工程疫苗和检测试剂方面显示出了应用前景。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2基因 病毒样颗粒 包涵体样结构 间接ELISA 免疫实验


观赏桃种质资源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简要介绍了观赏桃的历史与现状,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以及种质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了观赏桃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观赏桃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