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以碘为显色剂,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根据碘-直链淀粉和碘-支链淀粉复合物的吸收光谱,选择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629 nm和463 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为553 nm和738 nm,并依据回归方程求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直链淀粉的含量在10~60 mg/L、支链淀粉在60~200 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不同品种鲜食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鲜食玉米 直链淀粉含量 支链淀粉含量 测定


水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10
摘要:水稻简化栽培技术是简化水稻高产栽培程序和减轻水稻栽培劳动强度的技术。水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系统的配套的技术体系,我们根据目前水稻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栽培技术特点和水稻生长发育特性,提出适应当前水稻生产现状的几种常见的简化栽培技术。


鲜食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 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对5个鲜食蚕豆品种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鲜籽百粒重、百荚鲜重、单株荚数和荚长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7.88%、17.66%、13.66%和11.22%,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仅0.21%);在相关性上,鲜籽百粒重、百荚鲜重和荚长与鲜籽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百荚鲜重、鲜籽百粒重、荚长、荚宽四者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荚数、单株荚数与节数、出籽率和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主成分分析上,前2个主成分为产量因子和熟性因子,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94.75%。在性状选择上,首先对变异大的性状进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品种选择时,应注意选择鲜荚较长、鲜籽百粒重和产量均较高的品种。
关键词: 鲜食蚕豆 农艺性状 遗传变异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青玉米带壳预煮速冻工艺及其效益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青玉米速冻保鲜加工工艺存在易产生机械损伤、营养成分有一定程度损失等问题,介绍了青玉米带壳预煮速冻新工艺,分析了新工艺推广应用后的产品品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分析——以江苏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化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部分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取代了已存续五十多年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笔者以江苏省陈巷村股份合作社为例,对这种新型的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产权结构分析。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产权较明晰,股东拥有所有权、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股东权益不因迁移而被剥夺,集体资产不因社区合并而被简单合并或平调。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原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比具有诸多制度绩效;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利于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制度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