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鸭瘟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浙江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Bank发表的鸭瘟病毒(DP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针对DPV UL6 UL7保守区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鸭瘟病毒快速鉴别诊断的PCR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1 293 bp。试验结果表明PCR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且敏感性较高,最低DNA模板检出量为15 pg/mL。对鸭瘟的临床病料检测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和敏感的特点,可有效鉴别DPV。

关键词: 鸭瘟病毒 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烫漂与热水烫漂毛豆仁风味成分比较

食品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苏ZY01和苏ZY02两个毛豆品种,采用微波烫漂方法和热水烫漂进行处理,用GC-MS分析并比较经响应曲面优化的较佳微波烫漂工艺和传统的热水烫漂工艺条件对毛豆仁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1-辛烯-3-醇、异戊醛、2-癸烯醛、2-庚烯醛、戊醛、1-辛烯-3-酮、3-辛酮、己醛、己醇等对毛豆仁产生重要影响的化合物在优化的微波烫漂中均比热水烫漂保存好,表明微波烫漂对毛豆仁风味形成贡献较大。

关键词: 毛豆仁 风味成分 微波烫漂 热水烫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彩色鲜食花生与多元蔬菜高效种植模式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彩色鲜食花生-西红柿-早秋菠菜-冬萝卜种植模式提高了土地与温光资源利用率,也增加了种植的经济效益。本文较为具体地介绍了该模式的茬口安排、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鲜食花生 蔬菜 种植模式 种植技术 番茄 秋菠菜 萝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寄主受绿盲蝽危害后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

植物保护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绿盲蝽偏好程度不同的5种寄主植物为材料,利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了受绿盲蝽危害后各寄主体内生理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害后各寄主植物体内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率在10%~40%之间。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大,绿盲蝽偏好程度较高的苜蓿与绿豆,糖含量较未受害对照分别高62.10%和31.90%,差异达显著水平。受害后除Bt棉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外,其它寄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以大豆增加最显著(53.47%)。受害后寄主植物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有增有减,但活性变化与偏好程度呈正相关性,5种寄主植物体内POD活性均增加,其中苜蓿增加最多(133.00%),仅大豆体内SOD活性下降(3.17%),苜蓿、大豆、甜叶菊体内CAT活性均下降。

关键词: 绿盲蝽 危害 寄主植物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油桃新品种——紫金红1号

农村百事通 2010

摘要:"紫金红1号"油桃2007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林厅鉴定,浙江、湖北、福建、江西、新疆等省区可以引种栽培,适合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褐飞虱和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分析

昆虫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对农产品和环境安全、对害虫高效的植物源杀虫剂,分别采用喷雾法和饲毒法,测定了18种中草药的3种溶剂(水、乙醇、石油醚)提取物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触杀活性和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bner的胃毒作用。结果表明,各种提取物(0.8g/mL)对甜菜夜蛾的胃毒作用不明显,校正死亡率最高为33.33%;但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较高,其中百部、黄柏、榧子、生山栀、鹤虱、木香的乙醇或石油醚提取物,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24h校正死亡率均在80%以上,其石油乙醚提取物的LC50值依次为:0.0826,0.0455,0.0145,0.0047,0.0038,0.0033g/mL。采用系统溶剂法分析发现,木香和鹤虱的主要杀虫活性成分均在氯仿萃取物中,表明其杀虫成分易溶于较弱极性溶剂中。进一步通过活性追踪法,对鹤虱提取物的柱层析各流分的活性检测表明,其杀虫活性成分的Rf值为0.5556~0.5926。该研究为进一步纯化新型植物源杀虫物质并确定其分子结构,从而开发其应用前景及发现新的杀虫活性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中草药 提取物 鹤虱 木香 褐飞虱 甜菜夜蛾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砷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原位试验和Tessier连续提取方法,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生育期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高、中、低3个水平下的土壤砷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中,土壤各种形态的砷质量分数均表现为高污染水平土壤>中等污染水平土壤>低污染水平土壤;土壤中砷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以残留态为主,占90%以上,交换态砷所占比例最低,不到0.5%;不同形态砷之间大都显著正相关,但是两种有效性较高的砷形态(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与有机态砷之间的相关性较差;土壤砷的生物有效性表现为高污染水平土壤>中等污染水平土壤>低污染水平土壤,且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土壤砷的生物有效性逐渐升高。

关键词: 重金属 复合污染 水稻 土壤砷 形态分布 生物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共生菌groEL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植物双元表达载体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10 CSCD

摘要:本研究克隆了江苏南京地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体内共生菌Wolbachia的groEL基因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为1659bp,编码552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58.884kD,等电点为5.01。序列比对发现克隆的groEL基因与已登录的groEL基因(登录号:EF468716)起始密码子下游424bp处存在一个核苷酸的差异,与另一groEL基因(登录号:DQ356890)完全一致。利用PROTEIN DATA BANK在线软件对灰飞虱的groEL蛋白立体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灰飞虱的groEL蛋白为同型寡聚复合物,具有分子伴侣功能。本研究进一步构建了含该groEL基因和潮霉素基因的双元表达载体,为下一步转化水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灰飞虱 共生菌 Wolbachia groEL 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伴侣 植物双元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内外GPS气象学的若干研究应用进展

测绘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PS气象学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本文介绍了GPS气象学基本原理、特点和分类,以及国内外GPS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若干进展。

关键词: GPS气象学 地基GPS气象学 空基GPS气象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翠冠梨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果实套袋对翠冠梨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了套袋与不套袋梨树外围新梢和内膛短枝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光响应曲线(Pn-PFD)和C02响应曲线(Pn-Ci)变化规律,同时对相应部位的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对树体外围叶片光合特性无显著影响,但对树体内膛叶片的光合特性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套袋使内膛叶片的光量子通量密度(PFD)、日均净光合速率(DMPn)、光合能力(Pc)、光补偿点(Lc)、光饱和点(Lm)、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显著降低,但对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RuBP最大再生速率无显著影响;套袋使内膛和外围果实的硬度、石细胞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升高,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但对单果重无显著影响。可见,果实套袋能明显降低树体内膛的光合有效辐射,使内膛叶片的光合能力降低,从而导致果实品质下降。

关键词: 翠冠梨 果实套袋 净光合速率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