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杏香气形成特异基因PaCCD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轮台小白杏’果实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获得的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CCD1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使用RACE技术克隆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Pa CCD1。该基因长为1 885 bp,开放阅读框(ORF)1 644 bp,编码547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分子量为61.699 k D。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Pa CCD1与甜瓜等其他已知功能的CCD1相似,具有4个保守的组氨酸残基、2个半保守的谷氨酸残基和1个天冬氨酸残基。活性位点分析表明,Pa CCD1编码的蛋白存在多个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进化树分析表明,Pa CCD1与At CCD1(拟南芥)及碧桃等的CCD1在同一分支上,其中与Pp CCD1(碧桃)和Cm CCD1(甜瓜)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a CCD1在杏幼果中表达量最高,在花中表达量次之,而在根、叶和1年生枝条中不表达,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杏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果皮和果肉中Pa CCD1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主要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含量显著下降,而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二氢–β–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和β–大马酮的含量显著增加。将目的基因通过转化大肠杆菌,获得了体外表达蛋白,饲喂类胡萝卜素的底物特异性测定发现,Pa CCD1蛋白能较快吸收β–胡萝卜素产生二氢–β–紫罗兰酮和β–紫罗兰酮,能吸收叶黄质产生β–大马酮。据此推测Pa CCD1是控制杏果实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形成的关键基因。

关键词: 脱辅基类胡萝卜素 香气 CCD 克隆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传统干燥工艺条件下葡萄制干特性及干燥模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传统葡萄干燥工艺对葡萄果实干燥特性及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为新疆葡萄制干干燥理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晾干和晒干两种传统的制干工艺制干,分析制干工艺对葡萄干燥特性及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晒干工艺条件下,环境中的最高温度显著高于晾干环境中温度,最低温度低于晾干环境中最低温度。晒干条件下,葡萄果实的干燥速率高于晾干方式。通过对4种模型的拟合分析,Page模型是最符合葡萄干燥的模型,决定系数R~2值最大,卡方检验值χ~2和均方根误差R~2均值最小,分别为0.998 2、8.55×10~(-4)和0.001 5。通过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计算,晒干和晾干工艺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2.036 25×10~(-8)、6.468 8×10~(-9),晒干工艺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明显大于晾干方式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论】Page模型可以有效的阐述传统葡萄会干工艺条件下葡萄果实水分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葡萄 干燥工艺 晒干 晾干 制干环境 动力学模型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幕型和植物源营养液处理对赤霞珠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叶幕形整形方式和叶片喷施营养液等对"厂"形树形赤霞珠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a生"厂"形树形"赤霞珠"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篱壁式叶幕、篱壁式叶幕+营养液、V形叶幕、V形叶幕+营养液4个处理;并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测定果际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变化,测定果实转色期叶幕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PAR)日变化规律及叶片质量和光合指标,果实成熟期测定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果穗松散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黄酮、总多酚等品质指标。【结果】V形叶幕型能够有效改善叶幕群体的受光条件,提高浆果不同发育阶段果域日温差,果穗更为松散,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酚类物质和总黄酮含量提高。【结论】喷施植物源营养液能够提高赤霞珠葡萄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片的光合能力,改善叶片的生理活性;皮果比和种子数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酚类物质和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V形叶幕型和喷施植物源营养液均能改善赤霞珠葡萄的酿酒品质。

关键词: 赤霞珠葡萄 叶幕型 植物源营养液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浮尘天气对墨玉河流域葡萄叶片光合及水势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墨玉河流域春、夏季浮尘天气频发,加之春季葡萄供水短缺,对葡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解浮尘天气对墨玉河流域葡萄光合作用和叶片水势的影响以及不同品种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本文分析了2011—2017年墨玉县浮尘天气发生情况,并以‘和田红’、‘木纳格’、‘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等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春季浮尘天气和尘土自然覆盖对葡萄叶片光合与水势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7年的4—5月,新疆墨玉县扬沙、浮尘多达23.7 d,占同期总天数的38.9%;浮尘天气研究区10:00—20:00期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下降71.8%,几个品种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除‘木纳格’葡萄外,其他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午间均下降;晴朗天气,葡萄叶片水势日变化先上升后下降,浮尘天气叶片水势日变化不明显,总体低于晴朗天气,蒸腾速率变化趋势总体相似,略有滞后;持续的浮尘天气使葡萄叶面被尘土覆盖,‘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单位面积叶幕滞尘量分别为8.64 g×m~(-2)和10.93 g×m~(-2);尘土覆盖显著降低了‘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增加了叶片胞间CO_2浓度,提高了饱和光强、光补偿点、内禀量子效率、表观量子产额和暗呼吸速率。本研究表明浮尘天气降低了光合有效辐射强度,使葡萄叶片受到尘土覆盖,进一步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同时显著增大了暗呼吸速率。本研究认为,清除葡萄叶面滞尘,可有效改善葡萄叶片光合作用。浮尘天气条件下,葡萄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叶片水势得到了保持,从这一角度讲,墨玉河流域浮尘天气延缓了葡萄春季水分亏缺、缓解了该地区用水矛盾。

关键词: 墨玉河流域 葡萄 浮尘 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特性 叶片水势 滞尘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双孢蘑菇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筛选适宜新疆栽培的高产优质双孢蘑菇品种,为双孢蘑菇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主栽品种AS2796为对照,对引进的4个双孢蘑菇品种进行栽培对比试验,研究各试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和商品性等特征。【结果】品种W192和SBG003产量均高于对照AS2796(7.98 kg/m~2),分别为8.34和8.30 kg/m~2,产量增幅分别为4.54%和3.97%,同时这两个品种的菌丝生长健壮、洁白,气生菌丝少,子实体形态较饱满、品相较好。【结论】品种W192和SBG003在生物学特性、栽培特性和商品性方面较AS2796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农艺性状 生物学特性 栽培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MYB46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初步探讨扁桃内果皮薄厚差异形成的机理及MYB46转录因子基因在扁桃内果皮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作用,本研究以薄壳‘纸皮’和厚壳‘长石头’2个扁桃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内果皮厚度和木质素含量并分析两者的关系。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MYB46转录因子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模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AcMYB46-z和AcMYB46-c基因全长均为1 380 bp,ORF均为1 017 bp,均编码338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7.36和38.77 kDa。推测AcMYB46-z和AcMYB46-c氨基酸序列N端均含有2个高度保守结构域SANT,表明其均属于R2R3类转录因子。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AcMYB46-z和AcMYB46-c分别与桃、梅聚为一类。通过qRT-PCR技术对MYB46转录因子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在2个扁桃品种各个发育时期均有表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扁桃品种的内果皮厚度与木质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推测MYB46转录因子基因参与调控扁桃内果皮木质素的代谢。

关键词: 扁桃 MYB46转录因子基因 木质素 表达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生物炭对灰漠土养分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生物炭作为一类富含碳、高度芳香化和稳定性高的有机物质,是改良农业土壤,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施用生物炭对灰漠土养分及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以450℃炭化1 h的棉秆炭为试材,研究添加耕层土重的0、1.5%(1.5Bc)、3.0%(3.0Bc)、6.0%(6.0Bc)棉秆炭对灰漠土土壤养分及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添加棉秆炭对全量养分影响不明显,但提高了灰漠土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相比对照CK处理增加在31.27%~44.10%和36.4%~98.5%(P<0.05),比NPK处理,速效钾含量增加了29.4%~88.3%;CEC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棉秆炭的添加,降低了土壤的p H值,1.5Bc添加量降低更明显,降低了0.13个单位;另外添加棉秆炭显著提高了棉花的产量,比对照CK增加7.9%~21.3%,而NPKM比CK增产12.4%;也提高了对棉花茎粗、株高及生物量等的影响,但不显著(P>0.05)。【结论】棉秆炭的添加提高了阳离子交换性能,增加了土壤肥力,有利于新疆灰漠土土壤生产力的提高。

关键词: 生物炭 棉秆炭 灰漠土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套袋对阿克苏地区富士苹果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套袋技术对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品质的影响,为省力简化(不套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阿克苏富士苹果生产种植区域,套袋技术下测定苹果外观及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外观品质上,套袋对各区域果实的单果重、硬度、果形指数影响不大,红旗坡和共青团不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套袋,达到18. 30%、17. 27%,分别提高了19. 5%和9. 5%。套袋处理对三个区域苹果色度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平均色差值为45,对照处理色差值普遍高于套袋处理。套袋处理可溶性总糖显著低于不套袋,沙河镇最高达到84. 16 mg/g,高于套袋处理14. 3%,两种处理果实VC含量差异显著,共青团农场的不套袋果实VC含量高达111. 75 mg/kg,显著大于套袋处理43. 17 mg/kg,高出61. 37%。套袋对富士苹果可滴定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均在0. 3%左右。套袋处理对果实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沙河镇,单宁最高达到10. 61 mg/g,相对于不套袋高出19. 7%。【结论】套袋技术可增加苹果果实光洁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理化品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差异。

关键词: 富士苹果 套袋 色度 可溶性固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滴灌水温在灰漠土中水热耦合模拟与验证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溉水水热状况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规律,根据土壤水、热运动基本方程,建立了地表滴灌水、热运移数学模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计不同滴灌水温水平及其组合,共计40个试验处理。利用HYDRUS-1D软件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与实测数据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建立新疆灰漠土土壤含水量与压力水头的模拟方程(1)Q(h)=0.063 8+0.328 9×[1+(0.007 7 h)1.559 7]-0.358 9;(2)e0.328 9/ln Q-0.063 8/1.560 5(h<0),确定土壤的水力学参数和热特性参数。【结论】利用该数学模型对地表滴灌条件下作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热环境条件模拟预测。从模型的数值模拟值和实测结果对比验证显示,地表滴灌条件下低水温(10℃)和高水温(30℃)对土壤表层影响比较大,而且在早春增加一定的灌水温度,有利于作物苗期的生长。

关键词: 灰漠土 水热耦合 滴灌 模型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对克瑞森葡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果实糖分的影响,为葡萄优良砧木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监测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比其自根苗大12. 88%,果实成熟也最早;砧木SO4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单粒重最大,达3. 21g。成熟期不同砧穗组合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较高,变化幅度较大,葡萄糖略高于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相对稳定。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 68%和15. 49%,其次是砧木SO4、5BB和5C;砧木5C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蔗糖含量最高,比其自根苗高12. 75%。砧木101-14MG、SO4和5BB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明显高于其余5个砧木嫁接苗,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 67%、10. 20%和8. 22%,其中以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最高,188-08嫁接的克瑞森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为最低。【结论】砧木101-14MG、SO4和5C嫁接利于克瑞森无核果实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是促进克瑞森葡萄成熟的优良砧木。

关键词: 葡萄 砧木 可溶性糖组分 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