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4株拮抗细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机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棉花黄萎病严重制约新疆棉花持续高产和稳产,拮抗细菌在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中潜力巨大。本研究旨在明确4株拮抗细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共培养法,研究4株拮抗细菌对黄萎病菌分生孢子浓度、菌丝和孢子形态、膜透性和产毒素能力的影响,采用滤液接种法进行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愈创木酚法和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棉株体内防御酶系的活性。结果表明,4株拮抗细菌能够减少黄萎病菌分生孢子浓度,破坏其细胞形态,导致其细胞膜破裂,降低其毒蛋白浓度。接种4株拮抗细菌,能够诱导棉株体内POD酶和SOD酶等防御酶系的积累,提高了棉花的抗病能力,由菌株SHZ-24、SHT-15、SMT-24和BHZ-29处理的棉花,其对棉花黄萎病的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73.82%、80.48%、84.91%和84.18%。4株拮抗细菌通过抑制黄萎病菌的生长和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来提高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其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拮抗细菌 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 机制 诱导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指标优化黑曲霉液态发酵条件及降解棉秆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 enzyme activity,CMCase)和滤纸酶活(Filter paper enzyme activity,FPAase)作为双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D产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黑曲霉对棉花秸秆的降解效果。【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通过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设计进行因素优化和交互作用的影响,测定棉秆中纤维素含量。【结果】单因素试验确定碳源为淀粉,氮源为蛋白胨,无机盐为K_2HPO_4,培养时间168 h,转速150 r/min,温度30℃,接种量7%;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影响产酶的显著因素是淀粉质量浓度、蛋白胨质量浓度、转速和接种量;最后通过Box-behnken确定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淀粉质量浓度1.21 g/100 mL,蛋白胨质量浓度0.25 g/100 mL,K_2HPO_4质量浓度0.1 g/100 mL,培养时间168 h,转速170 r/min,温度30℃,接种量7.8%,比初始发酵条件提高了35.96%。【结论】利用黑曲霉通过液体发酵降解棉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解棉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用真菌实现棉秆饲草化极具前景。

关键词: 黑曲霉 液体发酵 纤维素酶 棉花秸秆 半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EA-TOBIT模型的科研主体分析科研创新投入产出效率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科研主体对科研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方法]相关文献及问卷调查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对比分析,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每一个样本创新投入产出的效率进行分析,使用科研素养的相关变量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在178个单元中,只有4个决策单元达到综合效率最优.科研素养整体水平对科研主体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以及科研素养中科研修养、个人能力、思维风格和科研基础对科研主体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上,科研修养和个人能力在1%的显著水平上影响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而科研基础则在5%的显著水平上影响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但是思维风格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科研主体对其创新产出的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科研主体的科研素养只对科研投入产出的纯技术效率产生影响,科研素养中的科研修养、个人能力和科研基础对纯技术效率产生影响.

关键词: 科研主体 素养 创新 投入产出效率 DEA-TOBI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量下氮肥施用时期对甜菜光合物质生产及产量的补偿作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氮肥施用时期对甜菜生理指标、灌溉水生产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为甜菜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2个灌溉定额,副区为5个氮肥施用时期(纯N总量一致120 kg/hm~2)。【结果】同一氮肥施用时期,随着灌溉量的减少甜菜Pn、Er、茎叶干重、根干重、总干重、单根重、产量、产糖量(除N4处理)及氮肥偏生产力均呈下降趋势,甜菜含糖率、产量增产率、灌溉水生产力及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有提高;同一灌溉量,随着氮肥施用时期的后移各项测定指标先增后减,N4处理补偿指数最优,灌溉定额4 650比5 850 m~3/hm~2甜菜各项指标补偿指数提高-1.6%~27.5%。【结论】在北疆甜菜产区合理的水氮管理模式为:灌溉定额4 650 m~3/hm~2,氮肥基施1/2,7月中旬追施1/2。

关键词: 甜菜 灌溉量 氮肥施用时期 光合物质生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绿洲生态区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技术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发有效的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方法,为袋栽黑木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小孔出耳和集中催芽方法,对菌床菌袋的不同遮盖物和通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主动通风和保湿性好的催芽方式出芽率最高,为93.28%;自然通风和具有一定保湿性的催芽方式出芽率也较高,可达80%以上;而通风差,保湿性好的催芽方式出芽率最差,在45%以下,且污染率和烧菌程度高。【结论】袋栽黑木耳催耳芽效果受湿度、温度、通风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条件下,通风流畅可以明显提高出芽率和整齐度,降低污染率和烧菌程度。

关键词: 袋栽黑木耳 新疆绿洲生态区 催耳芽 出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覆膜滴灌条件下土地开垦年限对土壤盐分、养分和硝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盐渍土植棉的可持续性。【方法】以时空转换的方法,选择不同开垦年限地块:0(盐碱荒地)、2、4、5、6和15年,分析土壤剖面盐分、pH和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土壤盐分随开垦年限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地开垦利用前4年为土壤盐分快速下降阶段,1 m剖面土壤盐分含量平均下降幅度达75.8%,5~15年为土壤盐分的稳定阶段,0~40 cm土壤平均盐分含量为0.72 ms/cm,而土壤pH较高,维持在9.0左右;土地开垦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土地开垦6年后,有机质、无机氮和速效磷含量大幅增加;膜下滴灌下土地开垦后1 m剖面硝态氮含量大幅上升,开垦4年后硝态氮已迁移到80~100 cm。【结论】覆膜滴灌下开垦盐碱荒地可有效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土壤肥力。土地开垦4年后,土壤盐分已不是棉花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可能是土壤较高的pH,且硝态氮有向1 m以下土层淋洗的风险。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土壤盐分 pH 养分 硝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中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土壤生态及作物健康至关重要。以棉花黄萎病不同发生程度棉田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理化分析、微生物纯培养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细菌丰度多样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纯培养条件下,大丽轮枝菌无菌发酵滤液对细菌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棉田接种大丽轮枝菌对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细菌菌群丰度多样性未产生明显影响,不同采样时间的土壤中细菌菌群结构差异更大。土壤中大丽轮枝菌微菌核数量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起主导作用,而水稻-棉花轮作能够使棉田有效降盐、减病、改善土壤肥力。通过生物防治、作物轮作、深翻等调控措施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群数量、改善土壤生态、降低棉田土壤中大丽轮枝菌菌源数量是减轻棉花黄萎病危害的基础。

关键词: 根际土壤微生物 棉花黄萎病 高通量测序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对明星杏干燥动力学及品质影响规律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星杏是新疆和田地区主栽制干杏品种,优化热风干燥过程和操作,提高明星杏的制干品质。【方法】以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明星杏的干燥实验及色泽、感官指标综合评价,研究不同干燥条件对明星杏热风干燥动力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规律,提出明星杏的优化干燥温度。【结果】在最常用的三种薄层干燥模型中,Page模型适合用来描述温度对明星杏薄层干燥过程的影响。热风温度对干燥效率(干燥时间)的影响显著。热风温度从40℃增加到70℃时,干燥时间从100 h左右减少到30 h左右。在杏干的制干生产实际中,可适当提高热风温度以缩短干燥时间,但干燥温度越高,品质指标尤其是颜色和硬度指标劣化越严重。为保证制品品质,在干燥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干燥温度。【结论】明星杏干燥的最优温度在干燥温度的上下限范围内存在最优值,实验中最优值为50℃。

关键词: 明星杏 热风干燥 干燥温度 干燥动力学 干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灌浆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及行间差异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滴灌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籽粒灌浆影响的行间差异,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3 750m3·hm-2(高水量)、3 150m3·hm-2(中水量)和2 475m3·hm-2(低水量)3个灌水量处理,测定分析了不同灌水条件下距滴管不同位置行(滴管单侧第1行定为近管行,第3行定为远管行)的小麦干物质积累量、籽粒灌浆及籽粒产量形成特征。结果表明,冬小麦单茎及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滴灌量的增加而增加,且近管行高于远管行。随滴灌量的降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缩短,灌浆速率峰值提前出现,但平均灌浆速率无显著变化;在高水和中水量下远管行与近管行的灌浆参数相似,但在低水量下远管行的最大和平均灌浆速率明显低于近管行。在相同灌水量下远管行的籽粒产量均低于近管行,但在中水量和高水量下行间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间籽粒产量表现为高水量>中水量>低水量,但中水量与高水量间差异较小,且中水量的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量 毛管距离 干物质积累 灌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吐鲁番地区11个葡萄品种的设施栽培特性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的早熟葡萄品种,以满足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葡萄栽培的需求。【方法】2013-2016年,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吐鲁番地区引种的‘京蜜’‘京香玉’‘京翠’‘夏至红’‘洛浦早生’‘6-12’‘早黑宝’‘早康宝’‘绿宝石’‘金田玫瑰’‘金田蜜’等11个葡萄品种的物候期、结果特性、果穗和果粒的品质性状及栽培适应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各品种的综合表现。【结果】在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11个葡萄品种均为早熟品种,但各品种在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葡萄果实性状等方面存在差异。‘6-12’‘洛浦早生’‘夏至红’从萌芽到浆果成熟时间小于100d,为极早熟品种;各品种萌芽率为44.00%~71.90%,其中以‘绿宝石’最高,‘早康宝’最低,差异极显著;结果系数为0.10~0.94,‘京翠’最高,‘绿宝石’最低,差异极显著;引种成活率均较高,为85.71%~100.00%,‘6-12’最低。‘早黑宝’穗质量最大,极显著大于其他10个品种;‘早康宝’‘金田蜜’粒质量较大,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其他品种。11个品种果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19.0%,其中以‘金田玫瑰’最高,‘绿宝石’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主成分分析表明,11个品种综合得分排序为:‘早黑宝’>‘金田玫瑰’>‘早康宝’>‘金田蜜’>‘京翠’>‘京蜜’>‘京香玉’>‘夏至红’>‘6-12’>‘洛浦早生’>‘绿宝石’。【结论】‘早黑宝’‘金田玫瑰’‘早康宝’‘金田蜜’‘京翠’‘京蜜’‘京香玉’等品种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栽培,‘夏至红’‘6-12’‘洛浦早生’‘绿宝石’等品种的表现不如原育种地,且生长势过强,不适宜吐鲁番地区设施栽培。

关键词: 吐鲁番 葡萄 引种试验 栽培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