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壳聚糖功能化改性及其在药物载体中的应用

高分子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壳聚糖为天然多糖甲壳素脱除部分乙酰基的产物,因其优异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成为生物医学应用中最有前景的聚合物之一。由于壳聚糖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性较差,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通常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生成一系列壳聚糖衍生物。壳聚糖衍生物可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生物活力及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其利用价值,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几种壳聚糖常用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包括接枝共聚、交联、羧甲基化、酰基化、烷基化。并介绍了改性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改性壳聚糖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壳聚糖 功能化改性 药物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1基因FocFCC1的鉴定及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克隆鉴定了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的细胞周期蛋白C1(Fusarium Cyclin C1,FCC1)基因FocFCC1,采用Split-marker同源重组技术获得基因敲除突变体ΔFocFCC1,通过比较突变体和野生菌株在生长速度、产孢量和致病力等方面的差异,探索了FocFCC1基因缺失对香蕉枯萎病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评估了FocFCC1作为枯萎菌内源报告基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Foc4野生型菌株相比,ΔFocFCC1菌丝生长缓慢、菌丝畸形及产孢量减少,对巴西蕉苗的致病力明显减弱,推测FocFCC1基因在Foc4的生长发育、产孢及致病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FocFCC1为靶标基因,评估了两种基因敲除重组方法介导的基因敲除效率,利用红色表型作为判断依据,挑取再生板上有红色表型的转化子进行PCR检测,Split-marker重组方法获得阳性转化子比例为91.7%,而多片段装配融合方法获得阳性转化子的比例为64%。ΔFocFCC1出现典型红色菌落,红色表型与PCR检测的FocFCC1阳性敲除转化子一一对应,FocFCC1基因敲除后红色表型肉眼容易分辨,可作为香蕉枯萎病菌内源报告基因探索新的遗传操作技术在该菌上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香蕉枯萎菌 细胞周期蛋白C1 基因敲除 表型分析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方法Ⅰ-育苗基质的筛选

经济林研究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筛选出适于橡胶树大筒苗生长的最佳育苗基质,从而为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方法的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以泥炭土、椰糠和表土为基质原料,按其不同的体积比配制为6种育苗基质(其编号分别为T1、T2、T3、T4、T5、T6),以自主设计的上口径为15 cm、下口径为2 cm、高为60 cm的中空锥形筒为试验用的育苗容器,采用不同基质处理进行橡胶树大筒苗的培育试验;测定分析了各处理橡胶树大筒苗的抽芽率、生长指标、出圃参数及叶片中的养分含量等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基质处理下橡胶树大筒苗的育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种育苗基质的pH值为4.89~5.66,均适合橡胶树的生长需求;但T6处理(表土,用于对照)在出圃时基质和苗木的总鲜质量达9.20 kg,约是其余各轻基质处理的总鲜质量(2.80 kg)的3.29倍,这给苗木出圃运输和定植带来诸多不便,不宜用于橡胶树大筒苗的培育;T1的接穗抽芽率(62.67%)和出圃率(56.00%)均较低,也不宜作为橡胶树大筒苗的育苗基质;T2~T6的接穗抽芽率(88.01%~98.70%)和出圃率(85.35%~97.41%)均相对较高,这几个处理的定植成活率均在97.09%以上,其中,泥炭土与椰糠混配的基质处理T2~T4的大筒苗株高近2.10 m、茎粗约1.80 cm、长出的叶片在6蓬以上、且每蓬叶约有13片三出复叶,壮苗指数极显著高于单一基质处理的T1、T5和T6,叶片养分含量相对稳定平衡,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利用。【结论】利用隶属函数法对6种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其排名为:T2> T3> T4> T5> T6>T1。以T2的配比基质(泥炭土∶椰糠=1∶1)培育的橡胶树大筒苗生长最好,其隶属度平均值为0.92,因此,这种配比基质可以用作橡胶树大筒苗的最佳育苗基质。

关键词: 橡胶树 大筒苗 育苗基质 生长参数 出圃参数 叶片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种质资源淀粉特性分析与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和筛选出淀粉品质优良的木薯资源,对212份国内外栽培木薯种质块根淀粉产量性状及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粘度峰值和糊化温度5个重要淀粉特性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木薯资源各淀粉特性差异较大,不同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概率分级法将8个淀粉产量及特性性状分为5级,即极低、低、中、高和极高,推荐极高品系可作为木薯淀粉品质育种利用的基础亲本材料,其中直链淀粉含量极高资源共17份;支链淀粉含量极高资源共18份。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前2个主成分反映木薯参试资源块根淀粉特性的83.79%信息,第1主成分主要包括淀粉率、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SM2300-1’等12份木薯资源淀粉综合特性最好,更适合木薯淀粉的深加工与利用。

关键词: 木薯 种质资源 淀粉 淀粉特性 种质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授粉方式对设施网纹甜瓜品质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不同授粉方式对设施网纹甜瓜品质的影响,以设施网纹甜瓜耀珑25号为试材,分析在激素授粉和中华蜜蜂授粉下的果实外观品质、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激素授粉和蜜蜂授粉下,网纹甜瓜果实的柠檬酸含量是有机酸含量中最高的,且二者差异极显著,分别为(800.67±6.84)μg·mL-1和(863.33±4.91)μg·mL-1;激素授粉和蜜蜂授粉网纹甜瓜果实的果糖含量是可溶性糖含量中最高的,且二者差异极显著,分别为(190.67±4.84)μg·mL-1和(141.00±4.04)μg·mL-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pH和苹果酸、果糖、柠檬酸、琥珀酸、蔗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以作为区别激素授粉和蜜蜂授粉网纹甜瓜的品质指标.综上所述,蜜蜂授粉的网纹甜瓜食用品质优于激素授粉,为网纹甜瓜果实品质调控和利用中华蜜蜂为设施农业授粉服务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设施网纹甜瓜;中华蜜蜂;氯吡脲;品质;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施下木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特征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薯种植中的不合理施肥容易引起徒长、产量下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减量施肥、减量同步施肥4个处理,以探明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时期对木薯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木薯产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肥能够显著增加木薯的株高、茎粗及生物量;减量施肥、减量同步施肥处理木薯块根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常规施肥与不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减量施肥木薯鲜重依次增加28.15%、32.73%,减量同步施肥依次增加15.46%、19.57%;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量施用能提高木薯块根的收获指数;施肥能够提高木薯的淀粉含量,与常规施肥相比,适当减少化肥用量不会导致木薯块根淀粉含量的下降;化肥减施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减量施肥处理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8.52、5.01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两者相近,减量同步施肥处理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2.65、8.09、6.26个百分点,对肥料利用率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本试验条件下,2个化肥减施的处理块根产量分别为44.93 t/hm2及40.08 t/hm2,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2.58 t/hm2,肥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达到了"减肥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 木薯 化肥减施 产量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SAP转录因子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SAP转录因子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多功能基因,探究杧果SAP转录因子家族的序列特征及其表达特性,可以为后续对杧果抗病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杧果全基因组数据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杧果SAP家族转录因子进行序列分析,并通过qRT-PCR技术研究杧果胶孢炭疽菌和细菌性黑斑病菌侵染过程中杧果SAP家族转录因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从杧果基因组中鉴定了3个SAP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命名为MiSAP1、MiSAP2和MiSAP3;MiSAP1为不稳定亲水酸性蛋白,MiSAP2为稳定亲水碱性蛋白,MiSAP3为不稳定亲水酸性蛋白;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是3个MiSAPs蛋白二级结构的主要元件,除了MiSAP3以外,MiSAP1和MiSAP2均具有WD40超家族保守域结构;根据三级结构预测、多重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关系及保守基序分析推测MDP0000245114、Solyc07g045560.1.1、MiSAP3、MDP0000121314、MDP0000717044不存在WD40保守结构域,mo?tif4和motif5不是构成WD40保守结构域的主要结构,对于亲缘关系较近的蛋白质,推测它们还具有相似或相近的生物学功能.qRT-PCR结果显示,胶孢炭疽菌侵染过程中,MiSAP1和MiSAP2的相对表达量在12、24、48 h时均显著上调,MiSAP3的相对表达量在3 h和12 h时均显著上调,细菌性黑斑病菌侵染过程中,MiSAP1、MiSAP2和MiSAP3的相对表达量在12 h时均显著上调.[结论]本文通过qRT-PCR的方法初步确定了杧果SAP转录因子表达受胶孢炭疽菌和细菌性黑斑病菌的诱导,说明了SAP转录因子不仅能够影响花器官的大小,也参与生物胁迫响应效应.

关键词: 杧果;SAP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地区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及其因子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1959—2016年华南地区72个地面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计算了研究区16种极端气温指数,分析了1959—2016年研究区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研究区极端气温指数的因子,及其与年平均气温、地理位置和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关系,并预测了未来研究区域极端气温事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59年以来,研究区气温日较差(DTR)和极端冷事件(FD、ID、TN10p、TX10p、CSDI)呈下降趋势;生物生长季(GSL)、极端热事件(SU、TR、TN90p、TX90p、WSDI)和气温极值指数(TXx、TNx、TXn、TNn)呈明显增加趋势。从年代际尺度来看,1960s(19世纪60年代,以下以此类推)以来,研究区极端气温事件与其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空间尺度来看,气温日较差(DTR)和极端冷事件(FD、ID、TN10p、TX10p、CSDI)气候倾向率小于0的站点比例分别为85%、99%、100%、99%、90%、93%,仅有个别站点存在下降趋势,零星分布在沿海地区。生物生长季(GSL)增加的站点共有55个,但其显著性水平较低;极端热事件(SU、TR、TN90p、TX90p、WSDI)气候倾向率大于0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站点分别为20、58、68、48、29个,增加趋势明显。气温极值指数(TXx、TNx、TXn、TNn)也呈增加趋势,仅沿海地区个别站点呈下降趋势。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5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49%,其中公共因子1方差贡献率为44.72%,反映了极端气温事件与极端热事件的相关性很强。相关分析表明,极端热事件(SU、TR、TN90p、TX90p、WSDI)能很好地指示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并且其他极端气温指数之间也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地理位置依赖性。此外,大尺度环流分析表明,ENSO异常变化与华南地区极端气温关系密切,南海副高强度指数(SCSSHII)和西太平洋副高强度指数(WPSHII)对研究区极端气温事件具有明显贡献。R/S分析法表明,研究区极端气温事件表现为强持续性,未来变化趋势与过去的变化趋势相同。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极端气温 时空变化 因子分析 华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青枯病抗、感桑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比较青枯病抗、感桑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分析根际真菌群落与桑树青枯病抗性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青枯病抗性桑品种‘抗青283’ב抗青10’和易感桑品种‘强桑1号’根际土壤真菌群落ITS1-ITS2区域进行扩增、测序,分析了2种桑品种根际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1)‘抗青283’ב抗青10’根际优势菌门主要为囊菌门(54.86%)、担子菌门(24.67%)、接合菌门(3.17%),优势菌属主要为淡紫拟青霉属(5.71%)、镰孢菌属(5.43%)、旋孢腔菌属(1.29%);‘强桑1号’根际优势菌门主要为囊菌门(68.04%)、担子菌门(15.12%)、接合菌门(1.90%),优势菌属主要为腐质霉属(8.46%)、镰孢菌属(5.44%)、旋孢腔菌属(2.22%)。(2)抗性品种根际土壤中起重要作用的真菌群落为:海壳科、小皮伞科、球囊霉目funcultured,而易感品种根际土壤中起重要作用的真菌群落为:毛孢壳目、赤壳科、干朽菌科、Cantharellales-fam-incertae-sedis。(3)抗性品种根际检测到淡紫拟青霉属和丛枝菌根真菌球霉菌目均为广泛应用的生防菌,推测与其抗性有直接关系。虽然2种桑品种根际土壤优势真菌群落丰度无显著差异,但抗性品种根际检测到丰度更高的淡紫拟青霉属和丛枝菌根球霉菌目,可能与其抗性有关。该研究结果为海南桑青枯病拮抗真菌的筛选与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桑树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多样性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指毛桃的热风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选用了五指毛桃切片、五指毛桃段和五指毛桃须根三种不同形态的五指毛桃样品,分别测定其在40、50、60和70℃条件下的热风干燥特性,并计算不同时间的干基含水量、干燥速率。并结合经验干燥模型、Fick第二定律,Arrhenius方程等计算五指毛桃干燥过程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Deff,活化能Ea及干燥特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40~70℃条件下,五指毛桃切片、段和须根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分别在0.4863×10-9~1.6228×10-9、2.0285×10-9~4.0570×10-9和0.1521×10-9~0.2536×10-9 m2/s范围内;五指毛桃切片、段和须根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1.93、35.34和17.34 kJ/mol。在40~70℃热风干燥条件下,五指毛桃切片、段和须根符合指数模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良好(R2分别为0.992、0.979和0.998)。该研究结果可为五指毛桃热风干燥参数的优化及实际干燥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五指毛桃 热风干燥 干燥曲线 干燥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