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天然胶乳中蛋白质的结构及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化学工程师 2008

摘要:天然胶乳是一种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水基型胶体体系,主要以聚顺-1,4-异戊二烯为主体,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主要成分为橡胶烃、水、非胶物质,非胶物质主要由蛋白质、类脂物、丙酮溶物、水溶物、无机盐等组成。其中蛋白质对天然胶的应用性能影响最为重要,本文对天然胶乳中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低蛋白质天然胶的研究,蛋白质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天然胶 蛋白质 结构 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口蹄疫病毒多抗原表位基因融合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分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出高抗原性的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表位组合体,为能有效启动细胞免疫、高广谱性的口蹄疫植物疫苗的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通过化学方法合成O、A型口蹄疫病毒的5个T细胞表位基因和2个B细胞表位基因单链,采用套叠PCR的方法将T或是B细胞表位基因分别融合成融合体T或B,利用同尾酶的性质将融合体T和B连接成3种不同融合方式的串连体,即5′-T-B-T-3′、5′-T-T-B-3′和5′-B-T-T-3′;利用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PVX)载体在烟草叶片中表达各串连体基因、融合体T基因、融合体B基因和O型口蹄疫病毒的VP1基因;RT-PCR检测各基因在烟草(N.benthamiana)叶片中的转录水平;间接ELISA及West-ern Dot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抗原性。结果:各抗原基因在烟草叶片中成功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的抗原性因不同的融合方式而呈现差异,其中以5′-T-B-T-3′的融合方式为最高,5′-B-T-T-3′次之,再是5′-T-T-B-3′,但都高于VP1基因的表达产物,更高于融合体T或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论:通过融合口蹄疫病毒的多个表位基因有可能找到一种研制有效启动细胞免疫反应广谱抗口蹄疫病毒的基因工程疫苗的方法,且T、B细胞表位的不同组合方式对免疫活性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表位 马铃薯X病毒 烟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菠萝灰粉蚧生活习性初探

华东昆虫学报 2008

摘要:新菠萝灰粉蚧是严重为害剑麻的外来害虫。该虫主要为害剑麻的根、茎、叶片部位。本文对新菠萝灰粉蚧各个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关键词: 新菠萝灰粉蚧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高效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2008 CSCD

摘要:在橡胶(Hevea brasiliensis)花药组织培养和胚性愈伤长期继代增殖技术的基础上,分别以巴西橡胶热研7-33-97品种的花药脱分化愈伤组织和经继代增殖的花药胚性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进行橡胶农杆菌转化体系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是更适宜的转化受体。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遗传转化 转化受体 农杆菌介导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巴厘(Ananas comosusr cv.Yellow Mauritius)’、‘卡因(Ananas comosusr cv.Cayenne)’和‘台农11号(Ananas comosusr cv.Tainung 11)’3个菠萝品种的果实为试材,进行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是菠萝果实的主要糖类;在果实发育早期,各糖分含量较低,随着果实生长速度减慢,糖含量迅速增加,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成熟果实中,不同品种间糖份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巴厘’为3.71:1.11:1,‘卡因’为2.67:0.74:1。菠萝果实中所含有机酸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乙酸、草酸和马来酸;随着果实的发育,不同品种间有机酸的含量、比例以及变化规律有一定的差异;在成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巴厘’为柠檬酸(约占65.7%)、苹果酸(约占24.9%)、乙酸、草酸和马来酸,酒石酸没有检测到,‘卡因’为柠檬酸(约占62.2%)、苹果酸(约占14.4%)、酒石酸、乙酸、草酸和马来酸。菠萝果实中也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不同品种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巴厘’最高(0.49mg/g),‘卡因’次之(0.19mg/g),‘台农11号’最低(0.11mg/g)。

关键词: 菠萝果实 维生素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粉虱对10种寄主植物的趋性研究

华东昆虫学报 2008

摘要:本文通过随机摆放寄主植物(呈圆形)和采用Y形嗅觉仪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螺旋粉虱成虫对多种不同寄主植物的趋性差异,寻找诱集植物,为螺旋粉虱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0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螺旋粉虱成虫趋向于在番木瓜和番石榴上停落、取食和产卵;在不同寄主植物叶片挥发物的Y形嗅觉仪实验中,螺旋粉虱雌成虫对番木瓜、番石榴的趋向性最强。

关键词: 螺旋粉虱 寄主植物 趋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凝集素基因双启动子表达

果树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香蕉果实特异表达的强启动子,利用PCR方法将2个凝集素(BanLec)基因启动子串联在一起,置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的35S启动子,构建BanLec基因双启动子携带gus植物表达载体pBIL3,用基因枪转化香蕉叶片、根系和果实薄片,瞬时表达结果显示BanLec基因串连的双启动子依然表现为果实特异性表达,而且表达量明显高于BanLec基因单启动子及35S启动子,证明该串连的双启动子是一个在香蕉果实中特异表达且表达量较高的强启动子。

关键词: 香蕉 凝集素基因 双启动子 果实特异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芒的光合特性研究

现代农业科学 2008

摘要:2007年11月下旬选取晴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大芒的光合特性。结果显示,大芒的光合日变化呈"单峰型",无"午休"现象,14:00时出现峰值(Pn为25.18μmol/(m2.s),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等因子相同;与空气相对湿度(RH)、胞间CO2浓度(Ci)等相反;大芒叶片光饱和点(LSP)约为2400μmol/(m2.s),光补偿点(LCP)约为47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919mol/mol,CO2饱和点(CSP)为700μmol/mol,CO2补偿点(CCP)为4.67μmol/mol,羧化效率(CE)为0.0681μmol/(m2.s),表明大芒是一种耐荫的C4型阳性植物。

关键词: 大芒 光合日进程 光合特性 表观量子效率 羧化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种质资源寒害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热带农业 2008

摘要:2008年入春以来,持续20多天的低温阴雨天气,对我国各地菠萝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寒害。笔者于2008年2月至3月,对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所种质资源圃(广东湛江)内的30份菠萝品种进行了寒害调查,旨在为今后菠萝育种提供耐寒种质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薯SRAP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适宜木薯DNA的SRAP扩增体系,为木薯分子标记和基因图谱的构建打下基础。以木薯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技术对木薯DNA进行PCR扩增,逐级优化反应参数。最佳SRAP-PCR反应体系(10Ll)为:DNA(50ng/μl)0.5μl、10×PCR buffer(Mg2+)1.0μl、dNTPs(20mM)0.2μl、primer(50ng)0.3μl、Taq polymerase(5U/μl)0.2μl。该程序和体系能很好地满足木薯基因组SRAP扩增的要求,SRAP标记能够很好应用于木薯遗传研究。

关键词: 木薯 SRAP 体系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