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Musa sanguinea Hooker (Musaceae)种内分类的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作者2006—2008年对云南芭蕉属植物的多次考察上,发现Musa sanguinea Hooker存在两种类型,通过种内分类,建议将其分为两个亚种。Musa sanguinea Hooker ssp. sanguinea的主要特征是基部花为中性花,果穗水平或向上,Musa sanguinea Hooker ssp. angle的主要特征是基部花为雌花,果穗斜生。
关键词: Musa sanguinea Hooker 亚种 种内 分类


巴西橡胶树离体材料的绿色荧光背景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绿色荧光蛋白GFP是植物遗传转化常用的报告基因,但是有些植物组织由于具有绿色荧光背景而不能使用。为了探索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在巴西橡胶树遗传转化中利用的可行性,对巴西橡胶树不同的离体材料进行荧光背景检测,发现花药愈伤组织、未授粉胚珠愈伤组织、游离小孢子、花药壁体细胞均能发出极强的绿色荧光,叶片侧脉细胞发出弱的绿色荧光,而叶肉细胞不能发出绿色荧光。这表明橡胶树愈伤组织、游离小孢子、花药壁体细胞、叶片侧脉细胞含有自发荧光物质,在以它们为受体构建转化体系时不能以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


屋顶绿化营造技术及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屋顶绿化已成为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减缓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基于屋顶绿化的特殊性质,探讨了屋顶绿化的设计和养护。


海南粗榧中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2008 CSCD
摘要:目的对海南粗榧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利用光谱技术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法进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从海南粗榧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苯丙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junipediol A(1)j、unipediol A 8-O--βD-glucopyranoside(2)和juni-pediol B(3)。结论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


浅谈人工护岸中天然材料的运用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 2008
摘要:河道护岸所选的材料与岸坡的稳定和护岸景观形象有很大关系。天然材料作为护岸材料的使用古已有之,又由于材料的物理性能不同而有不同的运用,从而形成了河流护岸的不同形态和各异的景观效果。


EUREPGAP及其对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广西热带农业 》 2008
摘要:对欧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等作了概述,并论述了其对我国热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木薯优势区域概述
《广西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根据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划分琼西-粤西、桂南-桂东-粤中、桂西-滇南、粤东—闽西南等4个木薯产业优势区,并对各优势区的自然条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目标等作了概述;提出加强木薯产业政策指导、加快完善以科技创新为主的木薯研发推广体系、建立全国和地区性木薯产业协会、培育龙头企业集团、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建议,以促进我国各木薯优势区域的产业发展。


重金属镉胁迫对热带牧草坚尼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在热带地区镉(Cd)污染土壤中种植坚尼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为供试植物,通过测定其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和各营养成分的含量研究镉胁迫对坚尼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镉浓度为0.3 mg/kg处理的热研8号的株高(91.40 cm)和平均干重(61.57 g/盆)分别比对照增加10.9%和27.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处理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热研8号坚尼草中的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含量随Cd浓度的增加先降后升。镁和钙含量在0.3mg/kg处理中最低,镁含量的最高点出现在1.0 mg/kg处理中,钙含量的最高点出现在5.0 mg/kg处理中。[结论]当土壤中的Cd浓度约为0.3 mg/kg时,它对坚尼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其浓度为约10 mg/kg时,它会明显抑制坚尼草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