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橡胶树白粉病菌rDNA-ITS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由橡胶树粉孢属(Oidium heveae B.A.Steinm)真菌侵染引起的橡胶树白粉病是橡胶树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从海南、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天然橡胶主产区共收集橡胶树白粉病菌样品20份,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rDNA-ITS区序列扩增,并对5.8SrDNA及其两侧ITS序列进行分析。通过序列结果分析发现,供试样品可分为2个群体。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白粉病菌 内转录间隔区(ITS) PCR


檀香研究生产现状及栽培应用
《中国种业 》 2008
摘要:介绍檀香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状况、分类、用途、种植经济效益、市场前景、适生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建议可利用我国现存大面积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退化土地(包括退耕还林的坡地),获得较高的经济与生态环保效益;利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零星隙地,有寄主植物的土地栽种檀香,增加收入。


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以新鲜和发酵椰花汁的提取物为实验材料,在测定提取物总酚含量的基础上[总酚含量新鲜椰花汁提取物(FCSE)(0.061±0.01)mg/mL,发酵椰花汁提取物(NCSE)(0.087±0.01)mg/mL],研究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对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Fe~(2+)的络合能力以及Fe~(3+)的还原能力,并以BHT、没食子酸、Trolox做为对照。结果表明,新鲜和发酵椰花汁提取物都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发酵椰花汁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Fe~(3+)的还原能力均高于新鲜椰花汁提取物的。而新鲜椰花汁提取物的Fe~(2+)络合能力高于发酵椰花汁提取物的。


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及酶的性质
《饲料工业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纤维素酶具有破坏植物细胞壁,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营养价值等多种功能,因而成为饲料工业研究的热点。目前用于纤维素酶生产和研究的菌株多为霉菌。棘孢木霉是我国新记录的木霉种[1],目前国内尚未见该菌种产纤维素酶的文献报道。


大力推进热带农业信息化,加快海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08
摘要:农业信息化是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信息科技革命。对海南省热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对如何加强热带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水肥耦合对橡胶树产胶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分和养分是限制橡胶树生长和产胶量的重要因子.以17年生的7-33-97橡胶树为试验材料,采用施氮量、灌水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四因素五水平(1/2实施)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橡胶树产量和干胶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了橡胶树干胶产量的水肥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耦合水平对橡胶树橡胶产量和干胶含量都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橡胶产量的效应顺序为:施氮量>灌水量>施磷量>施钾量;各因素间耦合效应顺序为:氮、水>氮、磷>磷、水>钾、水,且施钾量和土壤水分呈负交互效应;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为:尿素用量为476.39kg·hm-2,过磷酸钙用量为187.70kg·hm-2,氯化钾用量为225.77kg·hm-2,土壤相对含水量控制在82.78%左右.


海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真菌抗B16肿瘤细胞活性菌株的筛选
《生物工程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海南文昌清澜港红树林采集78份植物组织和土壤样品。对样品进行真菌分离,共分离得到真菌608株,采用目测法对其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进行检测,发现81株红树林真菌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13.32%。结果表明,从红树植物杯萼海桑中分离得到真菌菌株的数量最多,而从红树植物银叶树分离得到的抗肿瘤细胞活性菌株数量最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真菌 分离 抗B16肿瘤细胞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