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橡胶林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CD
摘要:构建包含了7680个克隆子的橡胶林土壤宏基因组文库,76.2%的质粒含有外源DNA,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约为4.3kb,DNA文库的容量约为32.25MB。随机挑取20个克隆子进行测序,NCBI的Blastx分析结果发现,3号与不能培养的微生物(Candidatus kuenenia)有一定的同源性。5号与Rickettsiella grylli的同源性达83%,可以初步推断其功能为吡哆醛生物合成裂解酶PdxS。11号和16号与分类地位尚未确定的细菌(Solibacter)有同源性,随机测序的这20个序列中,部分序列除与裂解酶、蛋白酶、激酶等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外,有5个与功能尚不清楚的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中13号与假定蛋白pEA28_01的同源性达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与杀线虫剂的混配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将3种杀线虫剂和肥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每隔3d从含水量、pH值、N、P、K含量这5个方面的变化情况对其混合物进行测定,之后再将该混合物人工制成颗粒,再测定其对线虫的杀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杀线虫剂与肥料混合之后,不会降低肥料的N、P、K含量,3种混合物的杀虫效果分别为68.18%、91.67%、95.4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普通野生稻不同居群rDNAITS区序列的比较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08 CSTPCD
摘要:以转bar基因粳稻(O.sativassp.japonica)YOO3为外类群,采用PAUP4.0等软件,对海南7个主要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核糖体基因(n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TS全长为586~589bp,其中ITS1为193~195bp,共有20个变异位点数,G/C含量为72.02%~74.74%;ITS2为229~231bp,共有12个变异位点数,G/C含量为75.55%~76.08%;离栽培稻越近的类群G/C含量越高。所有材料5.8SrDNA序列完全一致,全长164bp,G/C占97bp,含量为59.15...
欧美杨热杨1号离体叶片快繁体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欧美杨热杨1号离体叶片快繁技术。[方法]以欧美杨热杨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诱导愈伤组织、芽及根的效果。[结果]在附加25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中,添加6-BA 0.5 mg/L和NAA 0.05 mg/L的MS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到100%。36种诱导芽再生培养基中,最佳的诱导芽培养基是MS+6-BA 0.5 mg/L+NAA 0.05 mg/L+IBA 0.1mg/L,出芽率达到100%,且芽质量较高。6-BA和NAA及IBA过高过低都不利出芽。培养基中IBA和NAA两者混合使用时有利于根的形成,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NAA 0.5 mg/L+IBA 0.15 mg/L,生根的小苗被移植在温室条件下生长良好。[结论]以欧美杨热杨1号叶片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植株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抑制作用初探
《广西农业科学 》 2008
摘要:采用对峙培养法和孢子悬滴法研究内生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显示,菌株B215明显抑制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向四周均匀扩展,抑菌带宽度0.4cm,菌株滤液的EC50值为5.10%,表明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215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拮抗作用;而对菌株B215的抑菌谱测定结果显示,B215有广泛的抑菌谱,可产生广谱抗菌物质,生产中有望利用该菌株研制成生防制剂用于香蕉重要病害的防治。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B215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及沼气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甘蔗叶、木薯渣、菠萝叶渣和香蕉茎秆等热带农业废弃物资源及利用现状。通过对这几种资源组成成分的分析,确认利用它们进行沼气厌氧发酵的可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