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差异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中国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14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DNACOⅡ基因和核糖体DNAITS基因的测序,分析了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COⅡ和ITS序列的进化分歧及相似性;同时运用Mega 3.0软件建立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14个地理种群间的COⅡ基因共有8个变异位点,占全长的1.4%,而且这些变异位点全部发生在密码子第3位点,江西宁都种群(ND)与其他13个种群的核苷酸差异相对较大,有5~7个碱基的差异,占全长的的0.88%~1.23%;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45~585 bp,平均为576 bp,长度变异为40 bp。进化树显示,在COⅡ分子标记方法中江西宁都种群与其他种群差异最大,而在ITS分子标记方法中江西兴国种群与其他种群差异最大;两种方法中,龙南、婺源、庐江和上杭4个种群都聚为一支。
关键词: 二化螟 COⅡ基因 ITS基因 地理种群 系统发育关系


注重思想引领 推进创新发展
《群众 》 2010
摘要: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进步,要求我们农业科研单位党的建设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用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的方法论引领科技创新事业,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思想组织保障。


秋延后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上海蔬菜 》 2010
摘要:黄瓜是我国人民喜食的主要蔬菜之一。目前,黄瓜的栽培面积较大,尤其是保护地栽培面积占蔬菜栽培面积的60%以上,其中秋延后黄瓜栽培因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栽培面积日益扩大。但秋延后黄瓜在生长前期高温多雨、后期低温寡照,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生长过程中温度、湿度较难控制,极易发生病


杂交棉花新品种“泗杂3号”
《农村百事通 》 2010
摘要:"泗杂3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型杂交棉花新品种,先后通过江苏、安徽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30天左右,属中早熟类型品种。长势中等偏强,株高中等,株型为疏朗


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江苏省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措施,从生产基地建设、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各个环节分析,建成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综合技术体系。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与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 2010
摘要:当代青年科技人员不仅肩负着发展我国科技的重任,而且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针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环境和思想动态,提出了"思想教育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使青年科技人员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启发和激励"的思路,从而抓住重点,制订对策,推动他们健康成长、快速成才。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其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中国家禽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对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Ck/Jiangsu/DS10/2008株(DS10株)膜蛋白(M)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的其它25株参考株的M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并构建进化树,研究其遗传进化关系。另将M基因克隆至杆状病毒表达系统pFastBac1载体并转染Sf9昆虫细胞进行表达,经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用琼扩试验验证表达产物的反应性,以研究M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测序结果表明DS10的M基因全长为678bp,编码225个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DS10病毒与其它不同致病型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属同一大分支。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表明,M蛋白在Sf9细胞中得到表达,琼扩试验验证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性,以上结果表明所表达的M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表达的M蛋白可为其生物学活性研究及其诊断抗原、新型疫苗开发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M基因 遗传进化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表达


30个粳稻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64对SSR引物,对江苏省育成以及日本引进的粳稻品种共30份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50对SSR引物在30个品种间表现为多态性。共检测到14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变幅为2~5个,平均为2.8个。有效等位基因为94.336个,平均为1.887。每个SSR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064~0.752,平均为0.410。30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386~0.956之间,平均值为0.719,且81.4%的供试品种其遗传相似系数在0.600~0.800之间,亲缘关系较近;以遗传相似系数为原始数据,按UPGMA方法将30个品种划分为3大类群,结合系谱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育成的水稻品种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多数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欲进一步提高江苏省水稻产量还需拓宽亲本选择范围,扩大遗传背景。


高养分富集植物凤眼莲的农田利用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凤眼莲施用量条件下土壤养分变化以及小麦生长情况的结果表明:当凤眼莲施用量低于8.1kg·m-2,小麦出苗数不受影响;但当凤眼莲施用量超过8.1kg·m-2时,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凤眼莲施用量为13.5kg·m-2时,尽管小麦出苗率显著降低,但由于具有较多的分蘖数和较高的每穗粒数,小麦最终产量与常规单施化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凤眼莲施用处理的土壤速效氮苗期差异显著,但分蘖期后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表现为随凤眼莲施用量增加而升高。此外,凤眼莲施用还可促进小麦茎秆对N、P、K的吸收和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增加。由此可见,凤眼莲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农田有机肥料,其施用量以10.8~13.5kg·m-2为宜,施用后土壤N、P、K、有机质含量较高,且对产量影响不大,当季还可节约施用化学N141.75kg·hm-2、P36~45kg·hm-2,K可免施。
关键词: 养分富集植物 凤眼莲 农田利用 小麦 出苗率 生长 土壤速效养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