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与品质的调控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不同施氮量田间试验,分析了施氮量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氮量与苏油4号油菜成熟期角果皮表面积指数PAI(源)、单株籽粒数(库)、产量三者间均呈开口向下的二次抛物线关系,相关显著,施氮量在0~27.5kg/667m2的范围内,PAI、单株籽粒数与产量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2)随施氮量的增加,苏油4号油菜籽的含油率、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硫苷含量极显著上升,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趋势不明显,但呈劣化趋势的品质均在双低油菜规定指标范围内;(3)苏油4号高产保优的适宜施氮量为17.5~21.37kg/667m2。


可资借鉴的国际风险投资发展模式
《群众 》 2009
摘要:为应对金融危机、保证经济的稳定与可持续增长,世界及中国正在展开一系列金融及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作为创新经济助推器的风险投资,在此番变革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根据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政府与民间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国际风险投资发展模式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官助民营"的美


矿物改良剂调控蔬菜重金属污染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摘要:探讨了矿物改良剂用于蔬菜污染控制的过程,试验表明当土壤中添加150 g/kg的凹凸棒和50 g/kg的珍珠岩时,蔬菜Cd含量降低到安全水平,当土壤中添加300 g/kg的凹凸棒土和10 g/kg的珍珠岩时蔬菜中Pb和Cd都降低到安全水平,因此使用矿物改良剂控制蔬菜污染是可行的,并且矿物改良剂对Cd污染的控制效应更明显。


水稻短光低温敏核不育遗传研究
《宜春学院学报 》 2009
摘要:短光敏不育系宜DS-1为新型生态型核两用不育系,本研究表明:其不育基因遗传较复杂,共有三对显性短光低温敏基因与两对隐性保持基因互补控制短光低温敏感核不育现象,与现有光温敏核两系不育基因间能相互恢复,且含有对WA-CMS与DA-CMS的强恢复基因。短光低温敏原始供体材料红粳是美国光身稻品种pecos。


粳稻不同发育时期剑叶含氮量与稻米食味品质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定量分析水稻剑叶含氮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值的相互关系,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以46份不同地理来源的优质粳稻品种为材料,测定抽穗后不同发育时期剑叶的含氮量,并于成熟期收获籽粒测定蛋白质含量及稻米食味值。结果表明,抽穗期和抽穗后7 d剑叶含氮量与食味值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635**和-0.661**。并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和聚类分析建立了根据剑叶含氮量预测稻米食味值的最优回归方程Y=74.879-2.450X1-2.622X2,且发现当抽穗期和抽穗后7 d剑叶含氮量小于或等于3.7%时,稻米食味值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