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田渍涝灾害控制技术规程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试验研究、生产调查和生产实践,总结了棉花涝渍灾害控制技术规程,对棉田沟系配套与管理,棉花壮株培育,涝渍灾害后补救和恢复技术作了较详细介绍,为广大棉花科技人员和棉农抗御涝渍灾害提供技术支持。


5-氨基乙酰丙酸对辣椒植株低温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
《西北植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超越五号’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期间及随后的常温恢复过程中5-氨基乙酰丙酸(ALA 25mg.L-1)处理对始花期辣椒植株生长量,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电解质渗透率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探讨ALA提高辣椒抗寒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25 mg.L-1的ALA可显著提高辣椒植株生长量,增加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其POD、CAT及APX活性,并显著降低辣椒叶片中SOD活性、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叶面喷施ALA也显著降低了恢复过程中辣椒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使膜伤害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可见,外源ALA处理可通过提高低温胁迫下辣椒叶片的渗透调节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促进植株生长,缓解低温胁迫对植株的伤害。
关键词: 辣椒 5-氨基乙酰丙酸(ALA)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


中国南方菜用豌豆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物研究 》 2010
摘要:豌豆是我国南方主要冷季食用豆品种,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作用。介绍了适合中国南方栽培的高产、优质菜用豌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农艺措施对麦秸腐解初期生化特征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模拟麦秸还田初期的田间状况,设计15 d的3因素麦秸浸泡试验,评估农艺措施(破碎、接种腐熟剂和施用尿素)对稻麦轮作田麦秸腐解初期生化特征的影响,进而为合理采用农艺措施,减轻秸秆还田负面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增大秸秆破碎程度有利于15 d浸泡麦秸残留率的下降;增大秸秆破碎程度、接种腐熟剂和施用尿素均可显著提高浸提液pH值;施用尿素可显著增强浸提液纤维素酶活性;增大秸秆破碎程度和施用尿素能极显著提高浸提液总酚酸含量,极显著降低水稻发芽指数,浸提液总酚酸含量和水稻发芽指数间呈显著负相关(r=-0.766,P<0.01);增大秸秆破碎程度、接种腐熟剂和施用尿素均有助于提高浸提液铵态氮与总磷含量,而浸提液硝态氮含量主要受施用尿素的影响。因此,在麦秸淹水还田时,需要对通常采用的麦秸破碎并在早期多施用氮肥的传统农艺措施加以重新评估。


两个适合南京地区种植的饲用玉米品种
《农家顾问 》 2010
摘要:对收集到的17个饲用玉米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以及生育期、植株性状、饲料品质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玉米品种在南京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发


2009年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在江苏省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江苏省2009年棉花生产的概况,分析了CCG I在江苏省各棉区的应用,结果表明CCG I是反映棉花生长状况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快捷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0年植棉形势,并给出江苏棉花生产发展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