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灰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者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春大豆产区主要病害灰斑病的发生和病害消长规律;在国内首次用自行筛选的一套鉴别寄主,鉴定出14个生理小种,明确了黑龙江省以及东北部分地区的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分布。为育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抗源材料,配合育种部门,在短期内选育出和大面积推广了一批抗病新品种,并提出大豆灰斑病药剂防治技术。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及防治
《农民致富之友 》 1997
摘要: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要产区,年种植面积均在350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50亿公斤。占全国大豆总产的40%以上。大豆食心虫是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在全省各地年年都有发生,一般年份虫食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30—40%。造成大豆品质变劣,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国家的出口创汇,所以防治大豆食心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豆食心虫的发生规律 (一) 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大豆食心虫成虫体5—6毫米,暗褐色,雄蛾色较浅,雌蛾腹未较尖,雄蛾较钝。卵呈扁椭圆形,长约


番茄种子脱刺毛前后GA包衣研究
《北方园艺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试剂硫酸30秒可脱掉占东农704番茄种子重量4%的种皮刺毛。种皮表面光滑,包衣效果良好。脱刺毛后种子原有的选育过程中形成的种皮特性受到破坏,对外界刺激敏感程度加强。GA包衣的最佳作用浓度由脱刺毛前的0.2g/L变到0.3g/L,且作用区间变窄。
关键词: 番茄,刺毛,GA(赤霉素)


实施农科教结合推进黑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农学通报 》 1997
摘要:实施农科教结合推进黑龙江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王秀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情报所哈尔滨150086)韩贵清(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地处中国北部边疆是一个农业资源大省,也是重要的商品粮、畜牧业和林业生产基地,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中遇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


几种菜田常用杀菌剂应用技术
《农民致富之友 》 1997
摘要:一、百菌清也称大克尼尔。百菌清虽是老药,但近几年来应用方法有新的发展。它无内吸传导作用,属保护性广谱杀菌剂,在菜田应用较广泛,喷在植物表面粘着性强,耐雨水冲刷,常规用量下残效期7—10天。在应用技术上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喷雾法:在蔬菜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600倍液进行喷雾,可有效防除黄瓜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和蔓枯病,及甘蓝黑斑病、番茄晚


三江平原农作物低温冷害发生规律及防御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7
摘要:1 三江平原地区低温冷害发生情况本区位于北纬43°49′55″—48°49′40″的高纬度地区,耕地面积3815万公顷,土壤以草甸土和白浆土为主,有少部分黑土,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温变幅大,高温之后常伴


黑龙江省水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黑龙江省水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顾晓红苏萍王国珍单宏张晓波张彦程(黑龙江省农科院谷物中心)(集贤县种子公司)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稻的品质问题引起了重视。为进一步了解省内水稻品质状况,对近年推广种植和选育的水稻品种品系的品质进行...


玉米杂交种绥玉6号(绥310)的选育与推广利用
《玉米科学 》 1997
摘要:绥玉6号(绥310)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1990年育成,组合杂C546×L105.该品种属中早熟种,出苗至成熟115天(绥化市),需≥10℃活动积温约2400℃。1991~1995年在各类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在公顷5.0万株密度下,平均公顷产量7850.8kg,比对照品种东农248增产11.5%。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东部低湿区、第三积温带西部平原丘陵区及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种植。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种植密度每公顷4.5~5.0万株,肥水条件好的地区或地块每公顷保苗可达5.5万株。制种父母本可同期播种,父母本种植行比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