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合江地区种用玉米干燥贮藏技术研究

作物学报 1963

摘要:玉米果穗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其子粒含水量能达14%左右。这一干燥程度,是地区平衡水分的安全指标。种子含水量高,受低温影响后有不同程度的受害表现。当地主要玉米品种的子粒干物质,在腊熟末期以后继续积累很少,收获后经6天即达生理成熟,适期早收更有利于干燥。干燥贮藏以立桩塔挂方式为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田淹稗试验

作物学报 1963

摘要:1961年到1962年调查总结了农民固有的淹稗经验,并进行了淹稗试验。试验引用了生产中较有成效的四种淹稗方法(即红光法、砂沟法、长兴法、太阳法),并在红光法的基础上加入晒田环节的综合法等五种方法(处理见表)。此外,为研究水温对灭稗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春小麦的施肥研究总结

土壤通报 1963

摘要:黑龙江省各级农业研究部门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近年来为了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查明各种肥料的增产实效,以及土壤对各种肥料的反应,寻求合理施肥方法,提高施肥的增产作用,作了很多试验,积累了很多资料。我们为了向生产上介绍这些成果,并作为进一步研究小麦经济施肥的基础,将省、专、市、县11处农业研究部门最近五年(1957—1961)来的21份试验总结加以整理和分析,又把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的生产试验总结18份作为验证材料,整理如下。但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以及材料本身的基础、条件、方法各有不同,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的研究确定。 1.各种肥料在全省范围的增产实效:全省氮素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赵光地区黑土水分物理性质和演变规律的初步研究

土壤通报 1963

摘要:在我省黑土地区农业生产中,常因降雨分配不均而遭受旱涝威胁。因此有系统地研究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及其变化状况,对抗旱排涝保产和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都有其重要意义。 我们于1961-1962年在北安赵光地区研究黑土开垦后高产期(开垦5年,作物产量高,简称高产黑土)和低产期(开垦四十余年,作物产量低,简称低产黑土)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和演变规律对作物生育产量的影响,目的是为创造和调节良好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