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玉米骨干自交系“甸骨11A”的抗病性改良和利用

作物杂志 1990

摘要:“甸骨11A”是黑龙江省早熟配合力高的骨干自交系。1985年后,因严重感染玉米大斑病,“甸11”自交系顿临绝灭。为挽救这一优良骨干系,并复兴其杂交组合,我们选用了玉米大斑病单基因抗源系“ROH_(43)~(Hf1)”作父本进行回交、自交交替转育,对其进行改良。于1988年正式决选成新的优良抗病系,定名“抗甸11”供生产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掰芽高倍繁殖方法的研究

现代化农业 1990

摘要:近年来,随着茎尖脱毒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为防治马铃薯病毒性退化开辟了新的途径,使马铃薯产量获得了大幅度地提高.但是,目前在供种环节上普遍存在着原种繁殖世代长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好的繁殖方法.原原种数量少,繁殖速度慢,满足不了生产单位的用种,严重影响脱毒薯的推

关键词: 脱毒技术 病毒性 严重影响 生产单位 繁殖方法 脱毒薯 繁殖世代 马铃薯产量 繁殖倍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不同防寒覆盖效果研究

北方园艺 1990

摘要:草莓因其产量高,浆果品质好,栽培容易,适应性强而在全国各地广为栽培。但在地处北疆的黑龙江省种植草莓,由于冬季长且气候寒冷干燥,为了使草莓完全越冬,需要人工覆盖防寒。生产上常用的覆盖材料有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渍水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中国油料 1990

摘要:8个品种分别在V_3、R_1、R_3期渍水14天、20天和30天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R_1期是大豆渍害的敏感时期,此期渍水使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品种不同,下降的幅度差异较大宝交83—5029、合丰25下降的幅度较小。

关键词: 大豆品种 渍水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稻—龙糯1号

作物杂志 1990

摘要: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1983~1989年选育出的糯稻新品种龙糯1号(龙选B639-3-1),是从杂交稻的恢复系中经系统选育而成。199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根腐病的致病特点及培育抗病品种的策略

种子世界 1990

摘要:由 BjPolaris sorokiniana(Bacc.ex Sorokin)引起的小麦根腐病广泛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和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主要麦产区。它是抗锈育种获得的成功之后,小麦生产上存在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日益严重,一般引起减产15~20%,有时高达30~80%。小麦根腐病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大豆光周期育种

作物研究 1990

摘要:本文简述了大豆光周期育种是实现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提高单产的较重要的高产育种途径,并对光周期育种进展及培育中日性大豆程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豆光周期育种急待解决的问题。旨在推动我国光周期育种的进展。

关键词: 生态型 中日性 大豆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穗醋栗幼树产量构成研究初报

落叶果树 1990

摘要:黑穗醋栗幼树单位面积上相对结果枝量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子。初果期(3-4年生)的单丛枝量和单株产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同一地块的r=0.973*( n=3),提高栽植密度或增多丛内定植株数,可促使增加结果枝量,但结果枝量过多易引起早衰.通过调查得出,亩结果枝保证在4万左右为好,一般株行距1×2m时,单丛结果枝在200左右。长果枝占结果枝构成的20%以上是早期丰产重要因素。长果枝产量占全丛产量的50%左右,长果枝对下一年树丛的枝类构成也有很大影响。生产上加强早春肥水管理,促进前期旺盛生长,保持一定比例的强壮长果枝是稳产的基础。 单枝产量决定于采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8。( n—34)。采果率和各类枝上的花穗数、座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r:一0.8313。。, r—0.9928。。( n—34)。各类枝的每穗着生的花朵数无差异( F—0.7’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电泳分析法检查小麦种子纯度

农业科技通讯 1990

摘要:种子纯度分析对农业生产和科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方法是通过籽粒形状和在田间生长的形态特征来检查。此法周期长,并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尤其在和外部形态比较相近的品种混杂后,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利用电泳技术分析麦醇溶蛋白组成即可较快准确地算出小麦种子纯度,且此工作可在实验室里完成。所谓电泳就是蛋白质在一电场中通过多孔载体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泌抗马铃薯Y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大鼠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及抗体稳定性测定

生物工程学报 1990 CSCD

摘要:用大鼠的骨髓瘤细胞系(IR983)与经马铃薯Y病毒(PVY)免疫的大鼠(LOU/c)脾细胞融合,建立了3类分泌抗该病毒株系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一对PVY~n具有特异性反虚;其二对PVY°具有特异性反应;其三对PVY~n和PVY°均产生反应。经用ELIAA双抗体夹心法和ELISA间接法检测,上述(McAb)同TMV、CMV、TEV、AMV、TuMV、PLRV、PVX七种植物病毒均不产生交叉反应。对上述杂交瘤细胞系和McAb的生物学特性及理化特性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 马铃薯Y病毒 大鼠杂交瘤 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