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Co~(60)γ射线照射春小麦种子的增产效应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5 EI

摘要: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农作物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能提高农产品的收获量和改善品质质。本试验目的是利用低剂量Co~(60)γ射线照射春小麦风干种子,研究其刺激生长发育、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外杂种高粱育种

华北农学报 1964

摘要:杂种优势的利用开僻了现代育种工作的新纪元,是本世纪育种工作突出的成就之一。生产上应用杂种优势,已成为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高粱的杂种第一代亦具有强烈的杂种优势现象,由于高粱为完全花,人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抗寒砧木嫁接苗试栽初报

园艺学报 1964

摘要:我国东北区中北部(辽宁省沈阳以北和吉林、黑龙江)葡萄栽培历史虽然较久,但发展速度缓慢,栽植面积小而零星。主要原因是由于冬季酷寒和所栽培的品种抗寒力弱,从而冬季防寒需要大量的材料与劳动力所致。因此,除尽快的培育出抗寒、早熟、丰产、质优的新品种以外,提高现有葡萄品种的抗寒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1956年以来,研究培育出了以贝达(Beta)品种做砧木的抗寒嫁接苗5,000余株,分别试栽于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现均已结果。现将这些嫁接苗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与同品种的自根苗对其抗寒力、生育、产量及抗病等特性的考察比较结果报导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稻田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的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 1964

摘要:黑龙江省稻田杂草发生和危害较为严重,近年来研究和采用农业技术及机械、化学药剂等除草方法,已取得显著成效,系统综合除草措施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为进一步解决稻田草害问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现就各地的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对稻田综合除草技术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供商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营养体生长和結实的关系及控制方法

耕作与肥料 1964 北大核心

摘要:前言大豆在一般的栽培条件下,营养体干物质的积累程度和籽实产量之間常有一定的关系: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改变时,这种关系,也就随之改变.在单位面积上如果沒有相当重量的营养体成长,就不能得到較高的籽实产量,但是营养体的积累过多,由于枝叶密集,造成过分蔭閉,又会影响結实.所以如能找到一定面积上适度的干物质累积程度,将对保証大豆高产稳产,有一定的意义,当然这种"适度",要根据自然条件,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有所不同.而且在大豆

关键词: 营养体 枝叶密集 品种特性 高产稳产 干物质累积 稀植 单位面积 栽培密度 土壤养分 开花盛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果穗发育与光合产物的运转分配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3 EI

摘要:前言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果穗退化和不能形成果穗的玉米植株,占10%左右,严重者可高达30%。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玉米产量的提高。过去研究得出,玉米果穗发育不良是因种植过密、营养不足、雨水失调、病虫为害等造成的。但对其植株内在变化过程还了解的很不够。韩雅珊、许启凤(1959年)用P~(32)研究指出,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C~(14)研究大豆叶片同化产物的转化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3 EI

摘要: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利用放射性C~(14)对大豆叶片同化产物的转化代谢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尼耳逊(Nelson,1957)研究指出:在大豆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蔗糖是同化作用初产物的主要类型。赛恩(Thaine,1959)的工作表明:同化作用后至20小时,在标记CC~(14)O_2的大豆叶片中,可移动态的示踪化合物(单糖类)减少,而不溶性的淀粉仍保持很高的放射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C~(14)研究大豆叶片同化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3 EI

摘要:一、前言大豆的光合作用是构成其产量的基础。因此,了解并掌握大豆光合作用的特性,不仅在理论上有其重要意义,而且也可以为增产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各国科学工作者对此曾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示踪原子法的应用又使这项工作深入一步。别利可夫(И.Ф.Беликов)自1955年以来先后多次发表了他的工作结果。指出:植株不同层次叶片的光合强度有差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o~(60)γ射线对春小麦增产和引变效应的研究初报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63 EI

摘要:电离辐射对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作用,以及引起作物发生遗传变异的效应,是农业上利用辐射进一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选育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证明:低剂量辐射对作物有刺激生长、促进发育、提高产量的作用;而高剂量辐射能促使作物发生变异。变异类型中许多是有价值的,可以作为选育新品种的材料。本试验利用放射性Co_(60)γ射线照射春小麦种子,刺激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从中找出有效的剂量范围,并探索辐射引变的效应和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北部黑土地区马铃薯施用三要素的增产效果

土壤通报 1963

摘要:黑龙江省北部黑土地区是我国马铃薯重要产区。当地农民对马铃薯素有施肥习惯,但近年来由于施肥水平不断提高和施肥种类逐渐增多,从而产生了在这种类型土壤上马铃薯究竟施用何种肥料及怎样的肥料配合最为合适的问题。笔者曾于1957、1960两年进行了三要素肥效田间试验,探索本地区黑土对马铃薯的三要素自然供应情况。 一、试验概况 试验地设在黑龙江省北部最广泛分布的黑土状草甸土上(淋溶黑土)。黑土层(生草层)厚度25厘米,1957、1960两年试验地前作均为小麦,秋翻20厘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