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菌核病(Sclerotina sclerotiorum)药剂防治研究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大豆菌核病在黑龙江省1986、1987年连续两年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20万亩和 160万亩。发病株率严重地块达50%以上,甚至绝产,对大豆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一、室内药剂筛选 用5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30%复方多菌灵、20%粉锈宁、50%速克灵、50%农 利灵、40%菌核净等药剂,均配成50ppm药液,用微量喷雾器喷洒于黑农26号大豆幼苗 的2片复叶上,每盆2株喷药液5毫升,每种药喷3盆,药液干后4小时接菌。病菌为


极早熟高粱杂交种克杂13号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克杂13号高粱杂交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克18A×克恢42号杂交育成。1985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幼苗耐低温,生长势强。株高210—220厘米,抗黑穗病,耐蚜虫。中紧


介绍两个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丰收19号(原品系代号克交74071)系原克山农科所以丰收10号为母本,浑春豆为父本杂交育成。现为我省第三积温带中部平原丘陵区试验用标准品种。1985年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81~1983


发展奶牛业的新饲料——甜高粱
《中国农学通报 》 1990
摘要: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粮糖兼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为普通高粱的变种,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甜高粱作为生物能源和发展畜牧业的新饲料,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美国、巴西、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先后开展了试验研究工作,并制定了发展规划。我国甜高粱资源非常丰富,分


大豆DNA直接导入茄子和玉米实验简报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较低,而作为蔬菜之一的茄子果实,这两种营养元素就更低。在食用植物中含蛋白质量丰富的可以说是大豆,其赖氨酸含量也很高,可与禾谷类成营养互补。因此,在进行作物品质改良的育种中,可以利用大豆这一优良特性,将其高蛋白,高赖氨酸含量的遗传因子转移到禾本科或蔬菜等作物中,来提高其营养价值。 我们从1988年开始,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将外源大豆DNA直接导入茄子和玉米,现简报如下:


寒冷地区大豆地膜覆盖的增产效应分析
《作物杂志 》 1990
摘要:为探索寒冷地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大豆生产中应用的可能性。我们于1985~1988年在我所的碳酸盐黑钙土和泰来县同乐村的草甸黑钙土上进行试验。品种为分枝力强、单株产量高的密枝1号和吉林20,对照品种除以上两个品种外,还选用了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