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尿素秋深施增产效果研究初报
《土壤肥料 》 1990
摘要:尿素已成为我省主要氮肥品种,肥效大,效果好。但施用方法不当有烧籽和利用率低的问题,从1979年开始,根据春旱特点,进行了改春深施为秋深施研究。经过三年多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证明,尿素秋深施有保墒、保肥和保苗等优点,其增产效果和春深施相同。


无性基因转移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一个世纪来,基因转移一直在作物改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些有意义的农艺性状,如抗病,抗虫害和抗逆基因、已从非栽培植物转移到某些作物品种中。基因转移包括有性基因转移和无性基因转移。有性基因转移主要是指通过杂交授粉等有性过程将某些基因转入受体中,达到改良作物的目的。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著的成效。无性基因转移主要是指采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将单个有用基因或基因群导入受体系统,产生新的品种或物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或将要取得令人振奋的成就。本文主要介绍无性基因转移。它为作物改良开辟新的途径,克


吉林省部分玉米品种的品质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 1990
摘要:分析了吉林省400多份玉米品种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结果表明,吉林省的高蛋白、高脂肪品种较多,高淀粉品种较少。筛选出一批优质材料。


喷施多元微肥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
《中国甜菜 》 1990
摘要:甜菜是需肥量大的作物,尤其在增施大量元素肥料的情况下,更易使其它某些营养元素偏缺,其肥效不能充分发挥,甜菜品质也受到影响。因此,本试验从植物营养平衡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施用多元微肥对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甜菜用多元微肥”由佳木斯市农药三厂生产,含有各种中、微量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效成份≥50%。甜菜采用当地栽培品种。


日本农业环境中的稀土研究近况
《稀土 》 1990
摘要:日本农业环境中的稀土研究,是从扩散与监测技术的角度开展的。随着尖端技术产业对各种稀土元素的利用,其分离、精制及产品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放稀土元素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日本通产省和农林水产


从大豆幼胚诱导器官发生再生植株
《大豆科学 》 1990
摘要:采用MSO培养基诱导了大豆(G.max L.)幼胚的器官(不定芽)发生,最高诱导频率达90%。再生植株移入土壤巳经获得种子。诱导器官发生的适宜幼胚长度为5~6mm。提高培养基中微量元素的浓度能大幅度地提高诱导频率,但并非所有微量元素都需要高浓度。被试的所有基因型表现了基本相似的反应。再生培养物可保持一年以上而不丧失植株再生能力。


甲基托布津防治平菇木霉试验
《食用菌 》 1990
摘要:绿色木霉在平菇生产中为害极大,据《食用菌》杂志1986年第3期“药剂防治木霉试验”一文所述,多菌灵、代森锌、甲基托布津三种药剂中以甲基托布津防效最佳。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浓度甲基托布津对平菇菌丝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以下试验:


黑穗醋栗辐射育种诱发剂量的试验初报
《特产研究 》 1990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辐射诱变技术进行农作物、果树育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探讨辐射诱变技术在黑穗醋栗育种上应用的可能性,1988年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试材为黑龙江省农科院浆果研究所母本圆亮叶厚皮品种。在春季5月11日取其枝芽饱满健壮1年生的枝条进行辐射处理,辐射源为Co~(60)—γ射线,处理剂量为2000拉德、3500拉德、5000拉德、6000拉德


高寒低湿地春大豆施磷增产显著
《农业科技通讯 》 1990
摘要:绥滨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边陲,三江平原北部,土壤低湿易涝,极度缺磷。大豆是该县的主栽作物之一,播种面积40万亩,占粮豆总播种面积的45%,商品率60%。大豆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历年平均仅为84公斤。对此,我们开展了大豆施磷增产效应的试验,获得了高产高效益。一般增产10~50%,平均增产28.3%;亩增经济效益6~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