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关于对我省发展葡萄生产的几点建议
《黑龙江园艺 》 1982
摘要:根据中共中央13号文件和省委提出改变我省农业生产的结构。实行“三三制”的精神,我们认为,在我省大力发展葡萄生产是符合我省自然资源的情况,能扬长避短地改变农业生产单一,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切实地把我省的葡萄生产发展起来,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应用~(15)N 探索大豆深松深施氮肥肥效的研究
《核农学报 》 1981
摘要:在我省农科院农场中等肥力黑土上,种植"东农72-806"大豆,用~(15)N 双标记硝酸铵,搭配有机无机肥料,进行深松深施氮肥肥效的田间小区定位示踪试验。结果证明氮肥深施经济肥效显著提高,破垄夹肥加深松施肥亩产534.3斤,比无肥对照增产21.7%,比破垄夹肥多增产7.6%,破垄夹肥提高植株中下层产量明显,深松施肥提高植株上层产量显著;地上植株的氮肥利用率深松施肥比破垄夹肥高7.7%,籽实中氮肥分配率深松施肥比破垄夹肥高3.1%,茎叶中氮肥分配率深松施肥比破垄夹肥低3.1%。这种"全层施肥'V型'分布"施肥措施,肥料分布合理,加厚了施肥层,提高了深松效果,大豆高产稳产。


论黑龙江省亚麻主要栽培技术
《中国麻作 》 1981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纤维用亚麻重点产区,播种面积近百万亩,占纤维用亚麻总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我省亚麻的分布,以松嫩平原地区面积最大,其次是三江平原地区。近几年由于雨露亚麻生产不断发展,逐步扩大到大兴安岭东麓的北纬50°左右的地区。主产区的自然特点是:


高寒地区大豆不同生育期的生态类型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中国油料 》 1981
摘要:黑河地区地处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属高寒地带。全区各地年平均气温-2.0-1.O℃;降水量470—600mm;无霜期80—130天;太阳辐射量105-125千卡/cm~2·年,5—8月间辐射量甚强,达50—60千卡/cm~2,占全年的50%左右,日照时数2400—2800小时/年,5—8月达900—1000小时;全年≥10℃积温1500-2450℃,作物生育季节昼夜温差14-19℃。


黑龙江省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
《土壤 》 1981
摘要:据黑龙江省某些国营农场的调查资料表明(表1),自开荒建场后20—30年内,不同类型土壤的肥力有明显的降低。如青山农场1958年开荒以来至1974年,白浆土有机质减少28.2%,全氮减少26.8%,全磷


果树改变树体结构栽培技术研究综述
《黑龙江园艺 》 1981
摘要:我省栽培的果树种类品种较多,但其抗寒性能各不相同。因此,冬季常有不同程度的冻害发生,以致于形成周期性或区域性冻害。果树受冻后,轻者树势衰弱,产量下降,不仅加大了小年产量幅度,而且易招致病虫危害,造成病害(腐烂病)、冻害恶性循环。果树是多年生作物,受冻后不仅影响当年的产量,也影响以后几年的生长和结果;受冻严重全株死亡。果树发生冻害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这种复杂性首先在于种类、品种、甚至在同一植株上由于部位不同,时期不同对寒冷和不利越冬条件的忍耐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探索


大豆根潜蝇及其综合防治
《中国油料 》 1981
摘要:大豆根潜蝇,又名大豆根蛇潜蝇、大豆根蛆,属双翅目,潜蝇科,蛇潜属。学名Ophomyia shibatsujc”,是黑河地区为害大豆幼苗根部、分布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小型蝇子。据1973年以来在六个县146个点的调查,苗期受害株率严重的达60—80%,百株虫数达45—66头,严重影响大豆幼苗生长,并造成缺苗,一般减产20—40%,高的可达60—80%,甚至毁种。我所从1973年起,对大豆根潜蝇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