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大豆的不同来源亲本对杂种二代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变异影响

中国油料 1982

摘要:目前,世界各地的商用大豆品种,大多是以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及其衍生系统间相互杂交而育成的。因此,杂交后代的遗传基质较为贫乏和单一,后代变异范围狭窄。虽能较快地培育出新品种来,但这些品种无论在籽粒品质,还是增产潜力方面均提高不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et Suggs〕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初报

植物病理学报 1982

摘要:玉米大斑病是世界春玉米产区分布较广,为害较重的重要病害。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山西、河北的北部、陕西的大部地区、甘肃的天水、山东的胶东沿海、以及云、贵、川、鄂、桂等省区的春玉米上。为查明我国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类群和分布,自1977~1979年三年冬季在温室里进行了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工作,本文是三年的鉴定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杂种一代9-1×铁71-1试验初报

黑龙江园艺 1982

摘要:为选育早熟、丰产、质佳、肉厚耐贮运、抗逆性强的甜椒杂优组合,在72年以来对我省及国内进行原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加以提纯、复壮。1979年以当地农家品种双富大甜椒经多年复壮选优的3系代号9—1为母本、以铁71—1系为父本进行交配,于1980、1981二年进行 F_1代组合力测定,经二年田间实验,9—1×铁71—1F_1代表现丰产、早熟、抗性强,质佳。综合性状均超双亲与对照,产量超双亲20.24~36.7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根腐小麦突变系龙辐5009的选育及遗传分析

核农学报 1982

摘要:1972年用~(60)Coγ射线和氩离子激光照射"663红"小麦的干种子,于第七代选出了抗根腐突变系龙辐5009。该品系比亲本和对照品种都明显增产。在1978年和1979年的根腐病诱发鉴定试验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病性。突变性质的初步分析表明:就早熟而言,龙辐5009不是基因组合的极端类型。芒型与壳色不是单基因突变。控制芒型和壳色的基因属不完全连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雄核发育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82

摘要:通过花药离体培养,采用变动了的B_5培养基,成功地诱导出大豆花粉愈伤组织,并分化出完整的大豆幼苗。经根尖染色体检查,2n=20,证明是由单倍性花粉发育而来的。 花粉发育时期以单核早、中期较为合适。 离体培养大豆花药,单核花粉可以通过不均等分裂和均等分裂由营养性质的核分裂成两个细胞,它们继续分裂形成多细胞球,多细胞球进一步发育成为外形不规则的花粉愈伤组织块,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而分化出单倍体幼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农26”大豆品种选育推广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82

摘要:本文报导了大豆新品种“黑农26”的选育过程,推广后的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分析该品种推广快的原因,除品种本身的优良特性受农民欢迎外,及时抓紧种子繁殖也是重要的一环。 根据“黑农26”在生产上所起的作用及其形态特征,讨论了我省中南部地区大豆育种的近期目标。杂交与辐射相结合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一种育种途径。对在海南岛繁殖后代,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地黑土肥力变化特点及其培肥途径

土壤肥料 1982

摘要:黑土在黑龙江省约占耕地半数以上。因此,研究黑土肥力问题和培肥途径,对发展土壤科学、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有重大意义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少耕法的研究效果初报

土壤肥料 1982

摘要:有壁犁翻地作为土壤耕作的基本措施,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病。因此,国内外正在试验、推广机车进地次数少的少耕体系,来代替连翻。我们试验证明轮翻比连翻好,耙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翻地,深松耕法可以更好的协调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也是可行的,本试验的初步结果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不同结荚习性杂种一代的生育期、产量性状与亲本的遗传关系

中国油料 1982

摘要:结荚习性是大豆的一个主要的形态性状,在育种上,已被国内外许多育种工作者所重视。Thseng与Hosokawa(1972)用不同结荚习性的大豆杂交,结果表明:全株荚数、主茎节数、主茎荚数、每株粒重等有明显的超显性现象,而结荚习性及其它性状只有部分显性。对于不同结荚习性品种杂交,其生育日数及早熟性的遗传研究较少。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结荚习性杂交对其后代生育期及产量因素的遗传关系,为培育早熟高产品种,正确地选配亲本提供科学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抓住农业科研特点开展读者工作的尝试

黑龙江图书馆 1982

摘要:一、根据农业科研季节性强的特点,开展读者工作。我省无霜期短,农业科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季节性的限制。一般来说,入冬以后.读者剧增,由于藏书量少,复本不多,有些常用的或参考价值较大的书往往拒借率高,不能满足读者要求;而布谷鸟一叫,大家都拥上试验田,顾不上到图书馆来,就是参考价值最大最新的书也免不了受到冷遇。我们把借阅的规章制度做了调整,采取一些积极灵活的做法。如把农闲时的借期缩短,有利于图书的周转,降低图书拒借率。为改变农忙时好书无人问津的局面,我们还采取了“为书找人”和图书馆送书上门的办法满足了科研人员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