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大豆杂交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分析

遗传 1983

摘要:大豆育种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产量,但由于产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数量性状,受许多其他因素制约和影响,同时其他性状和产量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这一切都给育种工作带来了困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北部农田杂草群落及其防治策略

植物保护 1983

摘要:黑龙江省北部麦豆产区,包括黑龙江流域中段,小兴安岭东北坡,以及西南坡丘陵和漫岗(包括爱辉、孙吴、逊克、德都、北安、嫩江、讷河、依安、克山、克东、拜泉、富裕等112个县)。本地区耕地以黑土为主,有机质含最高,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这里地多人少。每个农业劳动力担负30—40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抗灰斑病育种简报

大豆科学 1983

摘要:大豆抗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 Hara)是三江平原大豆的主要病害。六十年代就曾大发生,给大豆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七十年代以来,由于三江平原的开发,大豆面积的不断扩大,大豆灰斑病日趋严重,现己成为一种常发性的大豆病害。致使大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商品率降低。一般中等发病,可使大豆减产12%,严重发病减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

作物学报 1982

摘要:本文根据1976~1980年试验资料,论述了大豆亩产400斤左右的产量结构与产量关系。当大豆亩产超过400斤时,产量因子间是个互相制约的关系,虽平方米结荚数愈多对提高单产有良好作用,但粒荚比低、百粒重小,也会直接影响产量。百粒重为24克,亩产却达454斤。大豆亩产400斤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出现的高峰是在鼓粒初期,而且以5~6较为适宜,并且上升与下降陡度较小,可延长叶子工作时间,有利光合产物积累。通过研究表明:光合速率高的品种,都相对提高了大豆产量。同时,对大豆合理群体结构、壮苗与产量关系等,进行了讨论。并初步明确了大豆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谷子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与物候期的相关关系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2

摘要:为查明谷子种子体内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与谷子物候期相关关系,我们从现有原始材料和推广品种中,选出36个品种,结合1978年度品质分析结果,按早,中,中晚熟期分组,进行数理统计,从中找出种子品质与生物学性状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相关关系,供育种和良种推广工作的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诱变育种及“龙辐73—8955”突变系的选育

大豆科学 1982

摘要:几年来在诱变育种的研究中,先后选育出一些早熟、荚密、丰产、籽粒品质优良、抗逆性较强的大豆新类型。其中Co ~0γ—1.0万伦辐照“丰山一号”后,决选出龙辐73—8955突变系,较原品种早熟3—5天、秆强、荚密、耐轻盐碱,在垧保苗15万株的情况下,一般可获200—250斤/亩的产量,肇东县确定为后备品种。 突变系的选育过程中,观察到辐射处理当代,种子的出苗率、植株存活率有随剂量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幼苗生长,植株发育均受不同程度的抑制。辐照种子后,对改变成熟期,改进籽粒性状有明显的诱变效果;对增加秆的强度,提高产量也有良好的综合引变效果。出现茸毛,结荚习性,叶片大小、形状等变异,扩大了大豆种质来源。为提高诱变效率及选择机率,应深入研究诱变的处理方法;不同理化因素的诱变特异性,以及当代植株类型与后代有益变异的关系等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原筛选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摘要: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又称大豆萎黄病,火龙秧子。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根据前人报道,四十年来一直是黑龙江省西部风砂干旱盐碱土地区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目前仍在蔓延,据调查,黑龙江省大豆受害面积已达1,000万亩,严重受害面积(减产30%以上)约有200万亩。病区大豆亩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等距穴播栽培法研究

大豆科学 1982

摘要:在土质较肥沃,水分较充足的高产栽培条件下,大豆生长发育经常出现徒长郁闭而降低光合速率的问题,因此,合理摆布大豆群体,实行等距穴播栽培,既可造成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又可较明显的提高大豆产量。试验表明:一般可增产大豆10%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谈谈蔬菜快速育苗

黑龙江园艺 1982

摘要:蔬菜育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蔬菜作物能够提前成熟、提前采收和提前供应市场。特别是夏菜中的茄果类蔬菜,是一种喜温作物,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它可以连续几年不断的无限开花结果。但是,我省无霜期短,真正适宜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有利时间,只有80到100天。为了充分的利用这个时期有效的光和热:就要在霜冻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力发展大白菜、葡萄、西瓜生产为实现农业总产值翻二番做贡献

黑龙江园艺 1982

摘要:大白菜、葡萄、西瓜是我省经济怍物中的主要种类,它不但为广大人们所喜食,而且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目前,生产中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已被称为“拳头”品种。看来,大力发展这三个种类,以此带动其它园艺作物的生产,对实现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到本世纪末翻二番必将起到积极作用。也是我们园艺科学工作者和园艺生产工作者争做贡献、开创新局面的光荣任务。下面就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这三个作物,和怎样发展这三个作物,有关科学技术上的一些问题谈谈看法。本文系一九八二年九月在全省多种经营现场经验交流会议上典型发言材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