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SSR标记的山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大豆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山西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有助于了解山西野生大豆起源与进化,为野生大豆优异种质挖掘及资源高效利用等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采用52对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山西省9个地区32个县市的70份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共扩增出4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7个等位基因,变幅为3~19。等位基因频率为0.185 7~0.885 7,平均0.421 0;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210 2~0.871 8,平均0.710 0;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01 9~0.858 4,平均0.679 7。将所有供试材料按地理来源分类,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中部野生大豆资源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低。而各组的平均主要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与之相反。基于遗传结构和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都可将试验材料分为3个类群,两种分类结果基本相同。第一类群主要包括山西中部部分资源,第二类群主要包括山西中部部分资源和山西北部资源,第三类群主要包括山西南部资源。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较为一致。山西野生大豆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中部野生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北部资源次之,南部资源最低。推测山西中部和北部曾经发生过种质交流,导致中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高,该区域可能为山西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中心。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初探
《山西农经 》 2019
摘要:畜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层畜牧业的防疫工作,能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打下基础。主要探究了畜牧业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谷子苗期干旱胁迫对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 2019
摘要:为谷子苗期抗旱管理技术措施制定及提高谷子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晋谷21号、长谷1501和长生07号3个晋东南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且品质较好的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和室内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研究谷子苗期干旱胁迫对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苗期适度干旱可提高干物质总量和产量,过度干旱则导致谷子干物质总量和产量降低,谷子苗期干旱胁迫6d的处理(室内盆栽试验)谷穗干物质量及其产量最高;在苗期干旱胁迫条件下,3个谷子品种黄熟期各器官干重比例均表现为穗>茎>叶>鞘≈根;3个谷子品种中以晋谷21号的苗期抗旱性较强。


北方晋甘蒙地区春播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浅析
《大麦与谷类科学 》 2019
摘要:近年我国相关行业对于大麦需求量持续增加,如啤酒、白酒、醋、饲料、保健品行业等,大麦种植面积也迅速增加。以山西、甘肃、内蒙古春播大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春播大麦栽培中需要注意的共性和特性问题,尤其对3个地区二棱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在达到控水、减肥、减药的基础上,提高其整体栽培管理与技术水平,保障大麦高产优质的形成,实现其绿色可持续发展。


鲜食南瓜组合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北方园艺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49个南瓜组合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南瓜的植株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对比,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期为选育出适合露地连片规模化种植的鲜食南瓜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hm~2产量的标准差最大,为909.7kg,说明产量性状在参试组合中的变异幅度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平均坐果数与小区平均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区平均产量和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蔓长与平均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及产量排序,表明平均单产均呈极显著性,组合292、290、289、288和285的单产排在前5位,产量分别为142 021.8、118 167.3、95 321.2、92 727.3、90 758.8kg·hm~(-2)。综上,南瓜组合292、288可作为规模化种植的首推品种。


新时期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种子科技 》 2019
摘要:玉米又称棒子、苞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种植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玉米育种技术作为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所在,是值得相关人员努力去探索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对玉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说明,探讨了目前我国玉米育种阶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玉米育种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