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不同杂交组合牛异地育肥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放牧期过后,对山区本地牛、黑白花改良牛及西门塔尔改良牛,采用高、中、低三种不同营养水平进行为期60天的异地育肥研究。结果:(1)不同杂交组合中,以西杂牛育肥效果最好,每头平均获纯利300元以上;(2)不同营养水平下,以中水平组饲料报酬最佳,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两组;(3)牛肉品质经理化分析和品味评分,以西杂牛最优,其肌纤维细嫩,横截面积仅2241.8μm~2,每平方毫米肌纤维根数达371.9条,且蛋白质含量高(88.69%)、热值低(21.88kJ/g)。

关键词: 肉用牛 异地育肥 饲料报酬 牛肉品质

气温光照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3

摘要:在农作物产量往往随着农业气候要素的变化而波动,如何提高气候意识,做到顺应气候规律,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晋中盆地的介休县气象资料分析该盆地气温、光照对主要农作物产量丰欠年出现的规律和原因,提出趋利避害的对应措施。

关键词: 晋中盆地 气温光照 作物产量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运城地区约有50%的棉田是旱地,生产水平很不稳定,年际间产量变异大。要保证旱地棉花持续稳定高产,需将传统植棉经验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采取以土、肥、水为基础,以优良品种为先导,以早、密、矮适时早打顶为核心,以蓄水覆盖、防治病虫为保证的系列化栽培技术。经过近3年的试验示范结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高接换种技术改进

农业科技信息 1993

摘要:我省70年代发展的果树,目前正进入盛果期.由于当时具体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品种结果较晚,品质欠佳.为了适应当前市场对果品质量日益增高的要求.各地都在运用高接换种技术,更换新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品种抗寒性遗传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以Griffing双列杂交模式Ⅱ设计,对小麦品种抗寒性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遗传效应和F_1抗寒性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品种抗寒性一般配合力遗传方差δ~2gca和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δ~2sca均达到1%显著水平,表明抗寒性表现受加性与非加性基因的共同作用;并且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表明加性较非加性基因效应占有绝对优势;杂种F_1抗寒性多为中间性遗传,但也有个别组合呈抗寒亲本显性或杂种优势,F_1抗寒性组合均值与中亲值相关极显著;用抗寒性强的品种作母本时,F_1抗寒性都比较强。

关键词: 小麦 抗寒性 配合力 遗传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蕨菜——山区一宝

农业科技信息 1993

摘要:蕨菜农民称“如意菜”或“拳头菜”,属凤尾蕨科,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适应性很强,分布极为广泛。山西、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及东北各省都有丰富的资源。我省中条山、吕梁山、太行山、黑茶山等林区和临近的垣曲、隰县、交口、岢岚、岚县、方山等地均有分布。 蕨菜高0.8~1.5米,茎干细长,圆形,呈褐色,叶片三角形或披针形。根状茎粗壮,象竹鞭一样,长而横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甘肃鼢鼠、中华鼢鼠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6—1990年在陕西、山西两省进行了甘肃鼢鼠和中华鼢鼠综合防治的研究。在化学防治基础上,采取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蓄积天然降水、作物轮作倒茬、使用化学除草剂铲除田间杂草等生态措施进行综合防治。结果表明,药物灭鼠可迅速将害鼠密度降至防治阈值(3.1只/公顷)以下,其他几项生态措施对害鼠种群数量恢复亦有一定抑制作用,避免了连年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的弊端。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甘肃鼢鼠 中华鼢鼠 综合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中后期管理

农业科技信息 1993

摘要:西瓜抽蔓后进入茎叶生长旺期,接着开花座果.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主要管理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雄性不育系msp—pz遗传特性及异交率的研究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msp—pz 雄性不育系发现于一个诱变的 M2代株系。控制雄不育性的 msp—pz 基因属隐性遗传,在太原地区 mspmsp—pz 不受光温影响而稳定表现,保持其80%以上的雄性不育性;mspmsp—pz 的雄性不育基因 msp—pz 不育性能被一般品种所恢复,并能转育成其它不同类型的msp—pz 雄性不育系;纯合的 mspmsp—pz 单株平均结实率占能育姊妹株(MspMsp、Mspmsp)单株平均结实率的15+1%;mspmsp—pz 自交产生的部分种子能够保持不育特性,从而起到一系两用的作用;mspmsp—pz 的雄性能育性比 mslmsl、MBY、LKBY、RBY—2等其它雄性不育系显著提高;用三种不同的授粉方式给 mspmsp—pz 授粉,其异交率分别为8.1%、13.7%、19.4%。

关键词: 大豆 部分雄性不育系 遗传规律 异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棉花综合覆盖调控栽培技术研究

中国棉花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89~1991年采用地膜、秸秆两种材料综合覆盖棉田,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调查表明:旱地棉田综合覆盖增强了降雨渗水性,减少了地面径流,降雨后因土体本身温度低,降低了液态水向汽态水转化率,同时秸秆阻隔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