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玉米叶夹角性状配合力的研究

玉米科学 1993

摘要:这项研究于1991~1992年在山西省太原市本所试验地进行。本文按Griffing的方法四、模型Ⅰ的双列杂交,估算了6份玉米的自交系及其轮配的15个组合叶夹角性状的一般和特殊配合力。结果指出,一般配合力明显高于特殊配合力,基因累加效应占遗传主导地位。在玉米时夹角受控于多基因体系中,平展叶型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效应达极显著水准(P<1.01),上挺和直立叶型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则呈负向效应。试验认为在上挺和直立叶型自交系的可能杂交中选配组合,及其后代选育自交系,可以获得叶夹角性状育种的满意效果。

关键词: 玉米 叶夹角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光子1号杂种二代优势利用研究

中国棉花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改进品质潜力很大,目前在我国发展较快。本研究于1991~1992年将杂种一代收获的种子,按组合分别种于夏县马桥育种基点,探索高优势最佳组合及其授粉方法,简化制种工序,开创棉花增产的新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品种问与答

农业科技信息 1993

摘要:问:什么是短枝型? 答:所谓短枝型,顾名思义,就是枝条短。枝条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枝条中部以上每两个芽子之间的距离(也叫节间),节间愈短,枝条愈短,树冠就矮小紧凑,因此,短枝型也叫紧凑型。 问:短枝型品种是怎样来的? 答:简单地说,短枝型品种是普通型品种植株营养体的变异,又叫芽变和枝变,这种变异是由于植株受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碱地秸秆覆盖改土增产措施的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1990~1992年连续3年在忻定盆地中度盐化土上进行了免耕秸秆覆盖研究,结果表明:覆盖田土壤含水量增加1.37%~5.24%,脱盐率达40%~70%,同时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盐碱地的孔隙度,苗期降低土温1.3~3.4℃,有利于作物蹲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55%~0.103%;固氮菌增加10倍以上;增产44.2%~94.1%。综合着,盐碱地秸秆覆盖确是一项改土增产的有效措施。从免耕两年和耕翻覆盖处理结果来看,二者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秸秆覆盖 盐碱地 土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有机肥对小麦白粉病影响的研究

耕作与栽培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白粉病日趋严重,并已成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影响小麦发病的诸多因素中,环境条件和遗传基础是影响小麦抗病性的主要因素。但栽培条件直按影响着群体发育、植体素质,从而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本文根据1989—1990年的肥料定位试验,通过分析施肥与小麦白粉病病指的定量关系,以期为合理施肥、协调养分平衡,提高小麦抗病性能,增加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上挂满果 我该干什么

农业科技信息 1993

摘要:一、套袋 套袋起源于日本,最初是为防治果实病虫害而设计的,而现今流行的套袋则是用于促进果实着色,改善果实商品质量。套袋于第二次疏果之后进行,每一单果套一纸袋,固定在树枝上。套袋后果面不接受直射光,叶绿素含量少,底色轻,不干扰果面着色。脱袋后果面经阳光照射能大量形成花青素而呈现品种固有的色彩,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麦42号

农业科技信息 1993

摘要:晋麦42号,原名长86~3768,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旱地冬小麦新品种。1992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晋麦42号。 一、产量表现 1990~1991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热冬麦区旱地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93.6公斤,比对照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酶制剂在饲料业中的应用

饲料工业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酶制剂是一种高效饲料添加剂。它能帮助畜禽的消化吸收,能将饲料中大分子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等分解为易消化吸收的糖类物质及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品质,减少疾病。一般常用的酶制剂有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等。一、酶制剂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的抗病育种

花生科技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害花生的病害,现已查明的有二十多种,其中为害严重或较严重的有花生根结线虫病、茎腐病、根腐病、锈病、叶斑病等,这些病害给花生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是保证花生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玉米不同种植方式生态效应初报——玉米膜外侧晚播栽培技术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半干旱地区(长治襄垣县),使用中单2号玉米品种,三年平均膜侧种植晚期播种比正常播期下膜内种植和露地种植亩增产155.2kg和199.6kg,增产率为30.8%和43.5%。究其原因,一是增温缓温;二是增墒节墒;三是适时晚播有利于促进光合产物的合成与积累。

关键词: 旱地玉米 种植方式 生态效应 膜外侧晚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