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阿罗津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的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1995~1997年进行了阿罗津防除水稻田杂草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850ml/hm2的剂量,能有效地防除稗草效果达90%。对水稻安全无害。同样秧龄下,随着施药时期的延后,安全性有所下降。
关键词: 阿罗津,稗草,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沸石农业利用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利用天然沸石具有强吸附能力和离子交换能力的特性,将沸石与化肥混合,以提高化肥利用率.掺混沸石后,在盆栽条件下,小麦对尿素氮的利用率提高4.1-5.5%,碳铵氮利用率提高6.6%,在田间条件下玉米、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提高8.1-10.3%,磷肥利用率提高6.0-6.3%,沸石对铵的吸附量为151.2-162.0CMOLKG^-1,其中70.9-95.9%为可解析态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单倍体频率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1998
摘要:试验采用三种玉米类型,两个F2小麦杂交组合,研究不同玉米类型对小麦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普通玉米组合胚产生频率在3.75%~7.02%之间(平均为5.65%),4个粘玉米组合在3.48%~8.10%之间(平均为6.54%),4个甜玉米组合为6.67%~11.36%(平均为8.70%)。不同类型的玉米对小麦单倍体胚的产生具有基因型差异,即:甜玉米>粘玉米>普通玉米。用100mg/kg的2,4-D、赤霉素、激动素、吲哚乙酸进行茎注射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2,4-D茎注射处理产生小麦单倍体胚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赤霉素、激动素、吲哚乙酸。茎注射2,4-D从10~200mg/kg均可得小麦胚,以100mg/kg为最高。当浓度为500mg/kg时,杂交穗枯黄死亡。
关键词: 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单倍体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小黑豆在大豆抗孢囊线虫育种中的利用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育种工作者对哈尔滨小黑豆的抗性利用情况及所取得的显著效果,为更好地利用黑龙江省这唯一的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小种抗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参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大豆百粒重与气象条件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大豆科学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百粒重受鼓粒后气象条件的影响,由此引起的产量波动约占大豆总产量的3.1%。百粒重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粒重的增长速度和鼓粒时间的长短。粒重的增长速度,前期受最高气温、日照时数及降雨量影响较大,而后期受日较差及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鼓粒持续时间主要受鼓粒后的温度条件影响。各气象要素综合作用决定了大豆百粒重的大小。
关键词: 春大豆;百粒重;气象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挥地产优势开发黑加仑
《北方园艺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黑加仑(俗称黑豆果)在黑龙江省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经过前些年黑加仑热,由大发展到萎缩,再经过自发的调整,几次反复。目前,在黑龙江省适宜种植区已有东山再起之势,并步入稳步发展阶段。因为黑龙江省地处寒带,有适合黑加仑生长的低温、肥沃的土壤及昼夜温差大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早熟马铃薯复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吉林蔬菜 》 1998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引入的11个国内外早熟马铃薯品种(系)进行熟期、商品性、产量鉴定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适于黑龙江中南部地区复种栽培的超早熟马铃薯新品系8022—1,并用其为前茬、下茬复种(移栽)早熟玉米、早熟大豆、尖椒等多种粮食、蔬菜作物,取得了良好的栽培效果。产值每ha可达45,000元以上。为高寒地区实现以马铃薯为前茬的“薯菜”复种、“薯粮”复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早熟,复种,栽培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