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澧县王家厂水库生态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水生态学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以空间理论数学为基础,依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原则,计算并分析了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澧县王家厂水库13个生态因子(透明度、水深、水温、溶解氧、酸碱度、电导率、氨氮、硝酸盐氮、总磷、总氮、氮磷比、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关联度,南河关联序结果为:氮磷比>总氮>硝酸氮>氨氮>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氧>酸碱度>总磷>水温>电导率>透明度>水深;北河:氮磷比>总氮>总磷>硝酸氮>浮游动物>水温>水深>酸碱度>溶氧>透明度>浮游植物>电导率>氨氮。分析表明,氮磷比、总氮和总磷是水库水体的优势影响因子。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除个别样点超出Ⅲ类水标准外,其余均在Ⅲ类范围内;说明王家厂水库在放养鱼类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人工能量投入,可以达到既增加水体生物的多样性,又提高水体生产力,实现水生态保护的目的。

关键词: 王家厂水库 生态因子 灰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S和B/S的水产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科研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管理现状及其院所布局,通过对C/S和B/S模式的优缺点的对比,确定了C/S与B/S相结合的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其网络拓扑结构图;对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基于此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划分;根据系统开发环境,对系统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C/S B/S 科研管理 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水中磺胺类药物残留

渔业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建立了海水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OasisHLB固相柱萃取,磺胺类药物与干扰物分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乙腈(pH≈3)∶水(pH≈3)=20∶80作为流动相,于270nm波长处对5种磺胺类药物进行同时检测。结果表明,5种药物在0.05~5.00mg/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两个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5%~92%,相对标准偏差皆小于10%。该方法海水中最低检出浓度为:磺胺嘧啶(SD)20ng/L、磺胺甲基嘧啶(SM1)20ng/L、磺胺二甲基嘧啶(SM2)20ng/L、磺胺甲基异恶唑(SMZ)30ng/L、磺胺喹恶啉(SQ)40ng/L。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海水 磺胺类药物 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GCG与嗜水气单胞菌基因组DN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学分析,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嗜水气单胞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EGCG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50μg/ml。光谱学分析结果表明EGCG以嵌插方式结合到细菌DNA的双螺旋碱基对中。

关键词: EGCG 嗜水气单胞菌 基因组DNA 荧光光谱 抑菌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度变化对盐藻生物量和总脂含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了筛选和优化高生物量与高油脂含量产能微藻的培养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盐度对盐藻生物量和脂肪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盐藻生物量和脂肪积累均有显著的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盐度20~100的范围内,盐藻均能正常生长,且在盐度40时,能够获得最高生物量和最高的脂肪含量,分别达到1.19 g/L和33.84%。

关键词: 盐藻 盐度 脂肪含量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湖南泉水域水体及水华蓝藻中常量元素Ca Na Mg K和Al的特征和变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以微囊藻为优势种的太湖蓝藻水华持续暴发,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2009年太湖南泉水域蓝藻发生过程中藻类群落组成的变化,并同步研究了蓝藻体内及其水环境中常量元素Ca、Na、Mg、K和Al元素浓度的周年变化,分析了三者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研究显示,太湖蓝藻发生时间为6—10月,期间水温保持在20℃以上,pH值在水华发生后期可升高至9.8;水体中元素浓度依次为Na>Ca>Mg>K>Al,而水华蓝藻中元素浓度依次为Ca>K>Mg>Na>Al;藻体对水体环境中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依次为Al>K>Mg>Ca>Na。研究结果既为选择最佳物理除藻时期来有效降低湖泊中常量元素的负荷量,从而进行水华控制提供了支撑,也为今后将富含元素的水华蓝藻作为"生物矿源"加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太湖 常量元素 蓝藻 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仔鱼习性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ixera Penguin 600CL数码照像机对大银鱼ProtosaIartx hyalocranius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及仔鱼的开口饵料、仔鱼养殖过程中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银鱼受精卵在4~9℃下孵化全程约需852 h,胚胎发育经历了9个生理阶段共30个发育期;出膜后仔鱼平均体长为4.76 mm,全长为4.86mm;出膜后约20 d卵黄完全吸收;平游期鱼苗平均体长为5.85 mm,全长为6.09 mm。在显微镜下对不投饵养殖条件下的仔鱼进行观察,发现仔鱼早期(10~20 d)以浮游植物为开口饵料,20~40 d时可主动摄取轮虫,仔鱼对轮虫壳及休眠卵无法消化。

关键词: 大银鱼 胚胎发育 仔鱼 开口饵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里塔尼亚海域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分析

现代渔业信息 2011

摘要:毛里塔尼亚海域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丰富,近年来年均渔获量在60~80万t左右,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在西北非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该海域作业渔船主要来自欧盟国家、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家以及毛里塔尼亚当地,渔获种类主要为竹筴鱼类、沙丁鱼及小沙丁鱼类等。我国自2006年开始在毛里塔尼亚海域进行大型拖网作业,2007~2010年年渔获量在1.2×104t~1.9×104t之间,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也面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对毛塔小型中上层鱼类资源缺乏了解;渔具及渔捞设备依赖于进口;渔船性能有待提高;渔获抛弃量较大及毛里塔尼亚入渔政策限制等。因此,开展对毛里塔尼亚海域中上层渔业资源的开发研究,可拓展我国大中型拖网船在毛里塔尼亚海域乃至整个西北非海域的作业渔场,有利于促进我国大中型拖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毛里塔尼亚海域 小型中上层鱼类 现状 开发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虾类胰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甲壳类动物虾类胰蛋白酶的研究概况,详细分析了虾类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特性、结构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展望对虾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虾头废弃物中胰蛋白酶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胰蛋白酶 分离纯化 特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秦岭细鳞鲑的研究进展

陕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对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 Li)的分布范围、资源现状、研究价值等方面做了综述,介绍了目前秦岭细鳞鲑的研究现状、进展。笔者并展望了秦岭细鳞鲑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秦岭细鳞鲑 分布范围 研究现状 资源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