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的选育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华南7号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86年利用华南205的自然杂交种选育而成的。该品种有良好的丰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其块根产量约为42.61t/hm2,与现大面积种植的SC205当家品种(下称对照品种)相比,历年平均增产44.28%;其块根干物率和淀粉含量分别为34.15%和27.32%,分别比对照品种高1.45个百分点和1.16个百分点。因此,华南7号是一个高产、优质的饲用和工业应用型木薯品种。同时本文重点对新品种华南7号建立分子指纹,实用于新品种保护与产权鉴定。


剑麻与石灰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剑麻与石灰对铜污染土壤的修复,以海南砖红壤为供试土壤,在未污染土壤中加入重金属Cu,设高、中、低三个污染水平,平衡两周后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施入不同浓度的石灰,而后植入对Cu有较大耐性的植物剑麻。120d后收获分析。研究了不同Cu污染水平和石灰处理水平下剑麻植株的长势及剑麻体内重金属含量,结果如下:Cu轻度污染土壤剑麻生长受影响不大,Cu中度污染土壤剑麻可以生长,当浓度达到2000mg/kg时剑麻受毒害死亡。加入石灰后剑麻的生物学产量有明显提高,Cu轻度污染土壤上石灰最佳施入量为3375kg/hm2,该条件下其剑麻移走的Cu量明显高于单种植剑麻的移走量,Cu中度污染土壤其最佳用量为4500kg/hm2,该组合下从土壤中移走的Cu几乎是单种植剑麻的两倍,在Cu重度污染的土壤中,随着石灰用量增加可促进剑麻的生长。


植物根毛生长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
《遗传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根毛是植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了解根毛的发生、发育及遗传规律,能对植物的养分吸收研究提供有利依据。文章旨在介绍植物根毛形态发生特性、发育生长过程及分子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研究农作物根毛形态和功能,及有目的性的对根生长发育进行调控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植物根毛发育有反馈侧向抑制(lateralinhibitionwithfeedback)和位置决定模式(position-dependentpatternofcelldifferentiation)两种方式。拟南芥根表皮细胞是以位置方式决定毛或非毛细胞发育类型,已成为研究植物细胞命运和分化的模型。目前,已经鉴定出控制根毛发育的基因,包括一些转录因子如MYB家族蛋白TRIPTYCHON(TRY)、CAPRICE(CPC)和basicHelix-Loop-Helix(bHLH)蛋白GLABRA3、ENHANCEROFGLABRA3(EGL3)及WD-repeat蛋白等基因。最后针对根毛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生物技术改良木薯品质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07 CSCD
摘要:木薯是重要的热带作物之一,其块根富含淀粉,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5亿人粮食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未来生产燃料酒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生物技术在木薯减少氰化物、提高蛋白含量和改良淀粉品质上的一些研究进展,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种快速、高效的橡胶树胶乳总RNA提取方法
《植物学通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胶乳是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乳管中特殊的细胞质,主要由橡胶粒子、黄色体、F-W粒子和普通细胞质成分构成,其中橡胶粒子占20%-40%,蛋白含量高达1%-2%。由于高比例橡胶粒子和蛋白质的干扰,目前使用的胶乳RNA提取方法都具有步骤繁琐、胶乳需求量大、操作技巧性强不易掌握等缺点。为快速、高效地获取高质量的胶乳RNA,我们在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步骤简单、容易操作、快速、高效提取橡胶树胶乳总RNA的简易方法,获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紫外分光光度计、RT-PCR和RACE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提取的胶乳RNA质量完全能够满足相应的分子操作,但所需时间仅为目前常用方法的50%,RNA获得率提高了2-3倍,操作难度大大降低。


一种快速·有效分离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的方法——DW-ACP-PCR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W-ACP-PCR(DNAWalking-Annealing control primer-PCR)是一种分离已知DNA序列的侧翼未知序列的新技术。该技术通过3个嵌套的特异引物分别和ACPC复性控制引物组合,进行3步连续的PCR反应,所有反应可以在1 d内完成。ACP的特殊结构能有效地控制非特异扩增。用DW-ACP-PCR技术扩增7个稻瘟菌T-DNA插入突变体的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均获得了特异目标片段。
关键词: DW-ACP-PCR T-DNA定位 侧翼序列 稻瘟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