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神秘果幼胚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icum(Sch.) Daniell]。2材料类别幼胚。3培养条件幼胚萌发培养基:(1)MS。不定芽诱导培养基:(2)MS+BA 6.0 mg·L~(-1)(单位下同)+NAA 0.2+50 mL·L~(-1)椰子乳(CM)。增殖培养基:(3)


巴西橡胶树SNARE蛋白全长cDNA克隆及其序列特征分析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差减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SNARE蛋白同源性较高的基因片段,根据其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进行差异片段的5′和3′端的扩增,获得了长度为1 070 bp的全长cDNA克隆R295。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600 bp的开放阅读框,5′-UTR为93 bp,3′-UTR为377 bp,编码199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一个SNARE coiled-coil保守区、一个典型的VAMP基元及一个羧基端的CAAX基元。同源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一类特殊的longins蛋白。RT-PCR检测表明它在胶乳中特异表达,在叶中没有表达。


巴西橡胶树棒孢霉落叶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研究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6~9,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能有效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碳源以麦芽糖最好,氮源以蛋白胨最好。光照处理对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交替光照有利于产孢。菌丝致死温度是60℃,15min;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是55℃,5min。在PDA,PSA,Czapek等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不能大量产孢,在保湿的卫生纸、玻璃片和橡胶离体叶片上,能大量产孢。


海南省红沙港海水中浮游植物现状调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6年5~6月在红沙港海域进行的2次调查采样,对该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有浮游植物9属16种,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绕孢角毛藻、刚毛根管藻;丰度、均匀度值较低;多数站点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为1~2,呈中度污染状态;海域浮游植物个体数量大潮的测定值高于小潮的测定值。


不同改良剂对铅污染砖红壤的修复效果
《中国农学通报 》 2007
摘要:在未污染的花岗岩砖红壤中加入重金属Pb,平衡两周后在污染土壤上施用不同水平的钙镁磷肥、牛粪、钙镁磷肥+牛粪等改良剂,以小白菜作为指示作物,根据小白菜生长动态变化和收获后生物量、Pb吸收量、土壤pH、土壤中有效Pb含量等理化性质的差异,来评价各种改良剂对Pb污染砖红壤的改良效果,以便为海南花岗岩砖红壤Pb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对Pb污染土壤都有一定的修复效果,不同程度的减轻了小白菜的毒害症状,其中钙镁磷肥与牛粪配施处理效果最好,该处理的小白菜不仅生物量高,而且Pb含量较低;其次是钙镁磷肥处理,而改良效果最差的是牛粪,其植株叶片不仅稍有黄化症状,且Pb含量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