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了SSR标记的特点和分布及其在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和预测、品种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并对SSR标记技术在水稻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绿萍在稻鸭共作系统中的消长动态及增产效应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目的]为使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的绿萍在稻田系统中的生态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加强绿萍的循环应用,[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动态分析了稻鸭萍共作系统的生态结构,绿萍在系统中的生长动态和增产效应。[结果]通过鸭子和绿萍在稻田生态位的添加,使原来的稻田食物链结构趋向复杂化,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效促进了水稻产量性状的表达和稻米品质的改善。稻鸭萍共作处理的有效穗、千粒重、实际产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高出7.77%、1.34%和20.03%;整精米率提高4.02%,垩白粒率降低30.24%。随着鸭子的不断成长,对萍的采食量也不断增加,整个共作期间每只鸭可食鲜萍量40.8kg。鸭子在稻田的取食、践踏、嬉戏等行为,利于绿萍的分萍、倒萍,促其生长,绿萍生长后期倒萍速度明显低于稻萍处理。[结论]总之,稻鸭萍共作系统是一项种养相结合,节本增效的生态工程技术。


Ⅰ型鸭肝炎病毒VP3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动物医学进展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扩增DHV-Ⅰ(A66株)VP3基因并将其5′端起始处稀有密码子同义突变。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SalⅠ消化VP3基因片段和表达载体pGEX-6p-1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VP3,转化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表明,VP3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大量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52 ku。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能与DHV-Ⅰ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具有反应原性。


碱蓬在江苏沿海地区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9 CSCD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碱蓬在江苏沿海地区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和对滨海盐土的影响等。结果表明:碱蓬在江苏沿海滩涂适合人工栽培;通过对新收碱蓬种子6天以上的冷藏处理可以有效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4月中旬,是适宜的大田播种时期;它的鲜茎叶最高产量时的播种量和施氮量分别是9.105kg/hm2和198.69kg/hm2,籽粒最高产量时的播种量和施氮量分别是2.850kg/hm2和165.40kg/hm2;通过种植,滨海盐土的含盐量有所下降,各种养分含量有明显提高。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实施进展
《中国种业 》 2009
摘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和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在激励育种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内外经济的发展,现行的新品种保护条例已不能适应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面临的形势、实施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相关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粳稻三系亲本亲子间性状的相关性。[方法]以BT型粳稻不育系、保持系及恢复系各16个为供试材料,配制229个杂交粳稻组合,测定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杂种的多数性状由不育系和恢复系共同决定,杂种与中亲值的相关性最好,杂种与高亲值的相关性一般好于与低亲值的相关性。抽穗期、穗总粒数等性状与不育系关系较为密切,株高、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产量、品质性状与恢复系关系较为密切。所有产量性状亲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7,说明杂种的产量性状还与双亲的特殊配合力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该研究为杂交粳稻育种提供配合力好的亲本资源,并为生产应用提供优质高产的杂交粳稻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