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磷杀虫剂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随着农药工业的发展,杀虫剂种类不断增加,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品种为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新类型的药剂除少数品种外还没有大量使用。有机磷杀虫剂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合成杀虫剂,1936年前后发现了它的生物活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有机磷制剂品种繁多,性能千差万别,特点是对害虫毒力强,药效高,有些品种杀虫剂范围很广,具有广谱性;有些品种杀虫范围很窄,具有选择性;有些品种易于分解,残效期很短,适于在果树、蔬菜上使用;有些品种残效期很长,适于防治地下害虫;有些品种具有内吸或渗透作用,使用方便又不易伤害天敌。有机磷杀虫剂的主要缺点是:有些常用品种属剧毒药剂,容易造成人、畜急性中毒,绝大多数品种容易分解失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植酸脲饲喂产蛋鸡效果
《饲料与畜牧 》 1990
摘要:利用尿素作为一种廉价有效的蛋白质饲料来源,早已在学术界得到认可,并通过不同途径应用于反刍类动物的日粮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如日本的田边先生曾用尿素与腐植酸相结合制成了尿素腐植酸,通过对牛的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药的分类、剂型与使用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农药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条件。要使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中发挥最大的效益,起到经济、安全、有效的作用,必须了解它的性质、应用范围和使用技术。为此,我们将陆续介绍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供实践植物保护工作的同志参考。农药亦称农用药剂。广义地说,凡用于农、牧、渔、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药剂,都可称为农药;狭义地说,专指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鼠害和杂草的药剂。一、农药的分类农药的品种很多,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常根据它的用途、来源、作用方式进行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粱恢复系晋粱5号的选育及其系谱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晋梁5号高粱恢复系,是用鹿邑歪头作母本,忻粱7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于1971年选育而成,定名晋粱5号。首配杂交种晋杂 4号(Tx3197A×晋粱 5号),推广面积3604.1万亩。用晋粱5号与Tx622A育成的抗4杂交种,和与7501A育成的晋中405杂交种,推广面积309万亩。晋粱5号还与许多中外高粱杂交,育成了一批衍生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种如沈杂5号、冀承杂2号,推广面积324.88万亩.其它衍生系正在利用中。晋梁5号不但成为继三尺三之后我国春播晚熟区的骨干恢复系,而且形成我国恢复系的一大体系.通过系谱分析,找出晋粱5号血缘关系及组配的杂交种杂种优势大,适应性广的原因,主要是血缘对立和地理远缘,以及晋粱5号自身丰产性好。晋粱5号的遗传基础,能维持现有杂交种优势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抓紧育种工作 为粮食生产增强后劲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最近,省政府领导指示,进一步加强玉米、小麦育种工作,为全省粮食增产积蓄后劲。我们农科院有一大批同志多年从事作物育种工作,经过认真讨论,正在制定今后几年的科研规划。现在我想就品种资源、玉米育种、小麦育种以及科研与开发的关系等问题,谈一些个人的意见。一、关于品种资源工作我院的品种资源研究工作有一定基础。众所周知,品种资源工作搞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各种作物育种工作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有新的突破。前几年,我们主要进行了品种资源的收集、鉴定和保存,这项工作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前的问题是品种资源工作如何更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黄矮病新抗源中4、中5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0 北大核心
摘要:中4、中5是用经过连续3年系统选育的天蓝偃麦草作父本,地理远缘的小麦品种克强与南大2419杂交的F_5后代材料作母本,通过两者杂交,并采取延长生育法等技术克服F_1不育性,经过连续9年选育而成.对小麦黄矮病高抗,对条、叶、秆三种锈病的多种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至高抗,还具有高蛋白(含量17.08%、17.13%);高赖氨酸(含量为0.483%、0.50%)等特点,是人工合成的优异的小麦多抗、优质资源.用中4、中5与普通小麦杂交,已成功地将抗黄矮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育成陕麦8007、陕麦8124、忻4070、忻4079、中1001等品种(系).
多异瓢虫食蚜量及生活习性观察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多异瓢虫是有益的天敌,在农田中出现早、越冬迟,数最多,占各类瓢虫总数的55.0—86.8%,对麦蚜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据1988—1989年室内饲养观察.弄清了多异瓢虫的食蚜量及其生活习性。一、饲养方法 5月中旬,将田间采集的多异瓢虫分开雌雄编号装入干净的罐头瓶内,同时放进蚜虫,观察食蚜量。二、饲养结果室内饲养以自然光照为主,最适温度18—25℃,相对湿度50-60%。在这种生态条件下,雌性瓢虫比雄性瓢虫食量大,在日平均温度25.8℃的情况下,雌性瓢虫日食蚜平均50头左右,雄性瓢虫日食蚜平均41头。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瓢虫食蚜量逐渐减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优良牧草——菊苣
《山西农业科学 》 1990
摘要:菊苣(Cichorium Intrbus L.)为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我所1988年自新西兰引进其饲用新品种普那(puna)菊苣,初步引种栽培试验表明,该品种产草量高,营养价值优良,适口性好,是牛、羊、猪、鸡、兔的优质饲草资源。现将其主要特性及生产性能简介如下。一、植物学生物学特性菊苣为多年生草本,莲座叶丛期平均株高可达80厘米,抽茎期平均生长高度可达170厘米,植株最大高度2米以上。茎有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