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国审小麦品种'百农207'适应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全面了解'百农207'的生产特性和利用价值,利用国家区域试验数据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百农207'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百农207'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208.3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分别增产3.85%和5.2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超过90%的试点产量比对照'周麦18'增产,最高产量10 829kg/hm2;变异系数为9.3%和7.5%,均低于对照品种'周麦18';蛋白质(干基)含量14.5%,湿面筋含量34.0%,稳定时间5.0min,容重810 g/L,达到国家优质中筋小麦标准.'百农207'是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综合抗性突出的优良小麦品种.该品种广泛适应于黄淮南片麦区早、中茬地种植.
关键词: 小麦品种;百农207;丰产性;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落酸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干旱胁迫下脱落酸(ABA)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玉米品种‘郑单819’为试验材料,在三叶期进行正常(Hoagland营养液)、干旱处理(Hoagland营养液+20%PEG-6000)、干旱+ABA处理(Hoagland营养液+20%PEG-6000+0.05 mmol/L ABA),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外源添加0.05 mmol/L ABA则显著缓解了干旱胁迫的抑制作用。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和叶绿素含量(SPAD),而外源添加0.05 mmol/L ABA显著提高了Fv/Fm和SPAD,同时还显著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Sp)和脯氨酸(Pro)含量。另外,ZmSOD、ZmPOD、ZmCAT和ZmP5CR在0.05 mmol/L ABA处理后表达量显著提高。相关性分析发现玉米各指标间密切相关,其中株高、根长、SPAD等与植株的干物质重相关性显著。可见,施用0.05 mmol/L ABA可通过促进抗氧化酶、脯氨酸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来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生长的抑制,证明了施用0.05 mmol/L ABA是提高玉米苗期耐旱性的重要途径,为玉米抗旱性栽培提供了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腐霉利人工抗原制备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21 CSCD
摘要:为了制备腐霉利(PCM)人工抗原,采用琥珀酸酐法改造PCM分子,利用碳二亚胺(EDC)法将改造后的PC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PCM人工抗原PCM-BSA和PCM-OVA。采用凝胶电泳、紫外扫描及动物免疫法对人工抗原质量进行了鉴定。凝胶电泳及紫外扫描结果表明PCM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用PCM-BSA免疫小鼠的血清可以与PCM-OVA发生免疫反应,血清效价可以达到1:6400。用游离的PCM抑制酶标板上附着的PCM-OVA与小鼠血清反应时,即使游离PCM浓度达到256μg/mL时,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抑制;而用本研究制备的PCM-OVA溶液替代PCM时,则可以抑制酶标板上附着的PCM-OVA与小鼠血清之间的反应,且半数抑制浓度(IC50)是在制备的PCM-OVA溶液稀释到320倍时。本研究将PCM成功地偶联到载体蛋白上,但免疫小鼠产生的针对PCM的抗体灵敏度比较低,这说明苯环可能是PCM分抗原决定簇的一部分,而琥珀酸酐改造PCM分子时破坏了抗原决定簇,因此该方法不适合用于PCM人工抗原制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外源硒对花生硒积累分配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豫花3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3种硒源(Na2SeO3、SeMet、SeCys)对花生农艺性状、花生植株各部位中硒含量、硒累积量、分配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施硒水平下,施入有机硒源(SeMet和SeCys)较无机硒源可以更好地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主茎高、第一侧枝长和分枝数;花生植株各部位硒含量均表现为根部最高,其次为子粒,无机硒源对花生子粒硒含量及硒累积量高于有机硒源,植株各部位硒累积量高低均表现为子粒(5.40~16.75μg/株)>叶(3.33~4.86μg/株)>茎(2.11~3.47μg/株)>壳(2.05~3.23μg/株)>根(0.85~1.75μg/株);硒积累量的分配比率均表现为子粒占比最大,根占比最小。有机硒源产量、百果重及单株饱果重均高于无机硒源(Na2SeO3),其中SeMet和SeCys处理花生产量较Na2SeO3处理显著增加22.5%、18.8%;土壤施入3种外源硒对花生的农艺性状、硒含量及累积量分配比例和产量构成均产生不同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关于基地现有园林景观资源利用的对策研究- 以现代农业艺术摄影基地建设项目为例
《农业与技术 》 2021
摘要:阐述了农业旅游、 农业艺术摄影的起源、 特点及其发展模式,并在基地现有资源现状及基础上,引发关于对发展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农业艺术摄影基地的一些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果微波-热风耦合干燥实验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采用微波-热风耦合干燥方式,研究了微波强度、风温和风速对花生果干燥速率、色泽、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花生果的较优参数组合范围,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优化得到了各因素与响应值关系的回归模型,并利用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对其干燥工艺进行综合优化,得到花生果微波-热风耦合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强度0.9 W/g、风温40℃、风速0.5 m/s。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花生果干燥速率0.38 g/(g·min)、色差值25.31、粗脂肪含量40.02%,该工艺既能保证产品品质、又能实现快速干燥,为花生果在实际微波-热风耦合干燥设备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玉米馒头货架期的预测及储藏品质的分析
《粮食加工 》 2021
摘要:以甜玉米馒头为研究对象,研究在4 ℃、15℃及25℃下储藏的甜玉米馒头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温度及储藏时间的增加,甜玉米馒头的感官评分逐渐降低,菌落总数及霉菌不断增加,根据感官评分及建立的货架期模型可初步确定甜玉米馒头在储藏4 ℃时,建议在13 d内食用完毕,在储藏15 ℃时,建议在5.5d内食用完毕,在储藏25℃时,建议在2d内食用完毕.在4℃储藏过程中,甜玉米馒头的L*值(明暗度)缓慢降低,水分含量及水分活度均呈下降的趋势;b*值(黄蓝色度)逐渐增加(向偏黄转变),且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甜玉米馒头水分的结合状态有所改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夏谷品种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灌浆特性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当前河南省生产上的主推品种豫谷17、豫谷28、豫谷29为试验材料,调查其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光合相关参数及籽粒灌浆相关参数,分析不同品种的花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规律、光合特性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豫谷29分别较豫谷17、豫谷28增产20.70%和7.98%。开花期和灌浆期的旗叶净光合速率表现为豫谷29>豫谷28>豫谷17,且开花期>灌浆期。豫谷29的花后干物质的积累量和转移量、干物质转运率、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收获指数均最高。豫谷29和豫谷28灌浆持续时间相当,且均高于豫谷17,快增期灌浆速率表现为豫谷29>豫谷17>豫谷28。灌浆期净光合速率、灌浆持续时间、快增期灌浆速率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干物质转运量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快增期灌浆速率及较长的灌浆持续时间,是豫谷29产量高于豫谷28和豫谷17的重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产区丹参根腐病病原鉴定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南丹参产区丹参根腐病病原种类及分布,对河南省禹州、渑池、方城、嵩县4个丹参产区丹参根腐病发病率进行调查,采用组织分离培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和保存,获得30个病原菌菌株(编号F1—F30),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接种试验比较不同病原菌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河南丹参根腐病发病率在3.5%~85.0%,其中连作田块发病最重。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层出镰孢菌(F. proliferatum)和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均能侵染丹参根系,引起根腐病。盆栽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差异,其中菌株F21为强致病力菌株,菌株F2和F17为中级致病力菌株,菌株F1、F5、F8、F14、F15为弱致病力菌株,菌株F25为条件性致病菌。综上,引起河南丹参根腐病的病原有腐皮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尖孢镰孢菌,不同产区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不同病原菌致病力也存在差异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麦糕的抗老化工艺研究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一种新型全谷物糕点——青麦糕的抗老化工艺,通过测定青麦糕的硬度和热力学特性,分析了蔗糖脂肪酸酯、α-淀粉酶和黄原胶对青麦糕抗老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青麦糕最佳的抗老化工艺。结果表明:蔗糖脂肪酸酯、α-淀粉酶和黄原胶均可以有效抑制青麦糕老化速度,提高其品质,保持其新鲜度。添加4‰的蔗糖脂肪酸酯、0.04‰的α-淀粉酶、1.0‰的黄原胶均可有效抑制青麦糕的老化过程。其中,α-淀粉酶对青麦糕品质的改善效果最佳,其次是黄原胶,最后是蔗糖脂肪酸酯。应用Avrami老化动力学模型,研究青麦糕老化动力学,得到了相同的结论。青麦糕中的淀粉重结晶方式为瞬间成核,短时间内老化严重。添加抗老化剂后,青麦糕淀粉结晶方式由瞬间成核变为连续成核。响应面优化试验表明:当添加4.92‰的蔗糖脂肪酸酯、0.04‰的α-淀粉酶和0.99‰的黄原胶,可以有效减缓青麦糕老化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