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0450条记录
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选育及推广利用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Arachis pintoicv.Reyan No.12的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具发达的匍匐茎,可在短期内形成20 cm高的致密草层,具有较高的饲草产量和营养价值,同时花期长达10个月以上,开花时满地金黄,坪面整齐,具有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综合性状优于早年引种的平托落花生品种Amarillo,是牧草和园林植物兼用型落花生属新品种,已在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推广种植,适合我国华南、东南及西南地区作为饲用牧草和园林绿化兼用型植物推广。

关键词: 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 选育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球天然橡胶的产销现状与未来展望

橡胶科技市场 2006

摘要:介绍全球天然橡胶的生产、进出口贸易、消费和库存情况,对未来天然橡胶产量、消费量和价格进行了估计;并预测和展望今后全球天然橡胶的供求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EksotikaⅡ品种番木瓜合理施肥量研究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6

摘要:2004年7月在海口市琼山区砖红壤地区的EksotikaⅡ品种番木瓜园,采用L18(37)正交设计,研究氮、磷、钾、镁、硼肥的不同配比和施肥量对植株生长量、果实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开花初果期(植后90~240d),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植株叶片数增量9.6~9.7条/月、结瓜数增量13.2~13.3个/月)的合理施肥量(每15d施肥1次)为N15g/株·次、P2O515g/株·次、K2O20g/株·次、Mg0.24g/株·次、B0.28g/株·次;(2)在开花结果收获期(定植240d以后),促进植株高产(年产量达45.33~47.58t/hm2)和保持果实糖度处于最佳水平(糖度值12.0%~12.6%)的合理施肥量(每15d施肥1次)为N35g/株·次、P2O515g/株·次、K2O45g/株·次、Mg0.44g/株·次、B0.40g/株·次。

关键词: 正交设计 EksotikaⅡ品种番木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坡那甾酮-A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建立了植物提取物中坡那甾酮-A的反相液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植物提取物用氯仿:甲醇(1:1,v:v)提取后浓缩,再用50%的甲醇溶液溶解残渣,过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C18,乙腈/水为流动相,在254nm检测波长下,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坡那甾酮在0.1 ̄10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平均回收率为85.9%。方法检出限为0.2ng。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的特点。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坡那甾酮 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放线菌活性组分AM105-Ⅱ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中国海洋药物 2006 CSCD

摘要:目的对海洋来源的放线菌AM105发酵液中抗MRSA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制备薄层层析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从菌株发酵液中进行活性追踪分离,通过现代波谱数据分析进行化学结构鉴定,并采用MIC评价其生物活性。结果与结论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活性组分AM105-Ⅰ,鉴定其属于利福霉素类抗生素,由rifamycin S及其异构体isorifamycin S组成。经检索,isorifamycin S是一种新结构的化合物。MIC结果反映isorifamycin S抑菌活性明显优于目前临床药物rifamycin SV。

关键词: 小单孢菌属 抗生素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利福霉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荟库拉索(Aloe vera L)再生体系的建立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芦荟(AloeveraL.)组织培养和再生体系进行了研究,初步获得芦荟的初代和继代培养基为MS+6-BA2.5mg/L+NAA0.2mg/L+蔗糖30mg/L,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IBA0.2mg/L+NAA0.1mg/L+蔗糖30mg/L,愈伤组织培养采用粗壮的芦荟基部的白色部分,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B5+6-BA2.0mg/L+2,4-D2.0mg/L+蔗糖30mg/L,采用Vc5.0mg/L抑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褐变的产生。诱导愈伤组织和外植体直接出芽2种方式并存。试管苗移栽后存活率为100%。采用潮霉素为抗性筛选标记,选择浓度为20 ̄30mg/L。

关键词: 库拉索芦荟 诱导出芽 诱导生根 诱导愈伤组织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坚尼草种子休眠期的研究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对不同贮藏期的坚尼草Panicum mazimum种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贮藏5个月及以前的种子,发芽率的提高随处理方法不同而异,以10%浓度的硝酸钾溶液浸泡6 h的为好;而贮藏7个月及以后的种子,不同处理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坚尼草种子在常温下贮藏7个月可解除休眠,此时期的种子发芽率高,生长快,适宜生产上应用。

关键词: 坚尼草种子 休眠 处理方法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硫化反应的交联度及其医用胶乳制品热氧降解的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使用溶胀指数的测定方法研究叔丁基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PPVL)胶膜硫化交联度,并采用热重分析法(TGA)研究空气状态下胶管试样热氧降解反应过程及其反应动力学。结果显示,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反应在70℃温度下硫化3·5h到达正硫点,此时胶膜溶胀指数为5·9。第一步热氧降解反应前,试样出现明显的吸氧增重现象,其最大热氧降解率CP、最终热氧降解率Cf、反应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均随β的增加而增大,表观活化能E0=107·5kJ/mol。

关键词: 过氧化物预硫化天然胶乳 交联度 TGA 医用胶乳制品 热氧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绵体上抗肿瘤放线菌的分离筛选及菌株STREPTOMYCES SP.A01059的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海洋药物 2006 CSCD

摘要:目的 分离筛选抗肿瘤活性放线菌,并提高菌株STREPTOMYCES SP.A01059抗肿瘤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 以抗稻瘟霉,MTT法为筛选模型,对分离自海南岛周边海域海绵样品的放线菌进行筛选,并对菌株STREPTOMYCES SP.A01059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筛选获得8株抗肿瘤活性较好的菌株,优化出菌株A01059发酵的最佳碳源,氮源,盐度,PH值及接种量等.结论 优化条件下,菌株A01059发酵液稀释100倍时,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小鼠肉瘤细胞S180,人正常肝细胞L-20的抑制率分别为80%,81%,12%.

关键词: 放线菌 抗肿瘤 分离 筛选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的毒性及与其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英文)

昆虫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5.2mg/mL(LC50)的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1龄若虫进行急性毒性处理,24h死亡率为51.8%。通过等位酶分析检测了死亡与存活试虫两种酶(PGI和MDH),两个基因座(Pgi和Mdh)上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与印楝种子提取物毒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致死性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印楝种子提取物对具有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个体的致死性存在差异。在Pgi基因座上,Pgi-bb基因型死亡率最高,为84%,Pgi-aa和Pgi-cc基因型死亡率较低,分别为0和7%,且与死亡率最高的Pgi-bb基因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基因座Mdh上,Mdh-aa基因型个体死亡率最高(93%),而具有Mdh-cc基因型的个体全部存活了下来,另外3个基因型Mdh-ab、Mdh-bb与Mdh-bc死亡率居中,都与Mdh-aa、Mdh-cc基因型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等位基因上,Pgi-a和Mdh-c个体的死亡率都最低,与各自其他两个等位基因的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说明不同基因型个体对印楝提取物具有不同的反应,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等位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存在选择性致死作用。这种荔枝蝽对印楝种子提取物的敏感性与其等位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之间显明的相关关系提示我们,可将荔枝蝽种群中对印楝种子提取物敏感性低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去监测荔枝蝽对印楝种子提取物的抗性状况。

关键词: 荔枝蝽 印楝种子提取物 等位酶 基因型 等位基因 选择性致死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