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文莉;
戴好富;
吴大刚;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2006
CSCD
摘要: 目的对肥牛木[Cephalomappa sinensis(Chun et How)Kosterm.]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肥牛木的枝条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乙酰油桐酸(2)、没食子酸(3)、(3S,5R,6S,7E,9R)-3,6-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4)、(3,β4,α5α,6αH,7E,9S)-3,4-dihydroxy-5,6-dihydro-β-ionol(5)、东莨菪素(6)。结论化合物1、4和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肥牛木
化学成分
华元刚;
林清火;
罗微;
茶正早;
林钊沐;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 在以甘蔗渣为介质的条件下,设计了10个供氮浓度,研究了氮素供应对橡胶树根系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供氮浓度低于1280mg/kg时,适量施氮可以诱导侧根的生长,侧根的分枝数最高可以达到对照的14倍,各级侧根根系总长最高可增加3倍,而各级根重最高可提高2倍;施氮过多(>1280mg/kg),侧根数量又开始减少,根系变短变细,根重降低。但各级侧根的平均根长、根粗始终随着供氮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的。不同根系性状对氮素的反应不同,这说明氮素对根系的生长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橡胶树
供氮浓度
根系
影响
易杰祥;
王超;
刘国道;
《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 介绍了饲料着色剂的着色目的、机理、类型、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标准。
关键词:
饲料
着色剂
韦带莲;
金志强;
《 生命科学研究
》
2006
CSCD
摘要: BTB(BR-C,ttk,and bab)家族是类Kuppel锌指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类的各种物种中,它最主要的特征是在N端至少含有一个BTB结构域.BTB结构域是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约含有115个氨基酸.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TB蛋白在转录和调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BTB
结构
功能
邓怡国;
《 热带农业工程
》
2006
摘要: 噪声是评价热带作物机械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在检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其计算十分繁琐。本文简单介绍了利用Excel处理噪声检测数据的方法。
关键词:
Excel
噪声
检测数据
张如莲;
傅小霞;
漆智平;
陈业渊;
《 中国农学通报
》
2006
摘要: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7份菠萝种质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62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6个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共扩增出70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44条,所占比例为62.86%,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的数目为11.67条。6个品种具有特异性的扩增带,可作为种质鉴定的依据。根据ISSR扩增结果建立的UPGMA聚类图,在距离系数约0.1处可把供试的17份菠萝种质分为3大类。同时对供试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菠萝
ISSR
品种鉴定
遗传关系
徐自华;
陈秋波;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 回顾绿色GDP理论探索与发展的过程,论述绿色GDP核算对资源与环境合理利用与管理的重要作用,讨论绿色GDP核算的基本方法,指出绿色GDP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并能与国际接轨的绿色GDP核算方法体系,以确保在我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
绿色GDP
核算研究
应用
张志华;
洪葵;
《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 综述核酸序列直接分析在真菌分类鉴定方面的基础理论及特点,介绍核酸序列直接分析在真菌鉴定方面的应用及常用的引物,比较真菌分类鉴定中常用的18S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
关键词:
真菌鉴定
核酸序列直接分析
18S rDNA
ITS
李增平;
罗大全;
王友祥;
朱朝华;
《 热带作物学报
》
2006
CSCD
摘要: 在2003 ̄2005年间对海南省儋州、澄迈、琼山、文昌、陵水、琼海、万宁、保亭、琼中、五指山、白沙、三亚、乐东等13个市(县)的部分槟榔园内发生的槟榔根部及茎部病害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共调查到海南岛槟榔茎腐及根腐病害及附生植物6类21种。其中真菌病害8种,非侵染性病害4种,地衣类3种,附生蕨类植物4种,寄生植物病害1种,病原未明病害1种(丛枝病)。其中能引起槟榔全株枯死的病因有2类12种,真菌8种,非侵染性病因4种。
关键词:
海南岛
槟榔病害
根腐病
茎腐病
病害种类
杨泽良;
胡开林;
党选民;
曹振木;
《 辣椒杂志
》
2006
摘要: 综述了我国近年来辣椒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及其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杂交制种中的技术弊端,着重探讨基因工程在辣椒杂种优势上的利用,介绍应用基因工程创造辣椒雄性不育系原理和方法,以及提出基因工程雄性不育的保持和育性恢复途径。
关键词:
辣椒
基因工程
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