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不同地区几种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评定
《草业科学 》 2006 CSCD
摘要:通过对海南不同地区5种热带人工牧草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成分和饲料相对值(RFV)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热研1号银合欢Leucana leucephalacv.Reyan No.1、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ianensiscv.Reyan No.2、热研4号王草Pennisetum purpureum×P.amerieanumcv.Reyan No.4、热研9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cv.Reyan No.9和黑籽雀稗Paspalum plicatulum的平均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0.49%、12.39%、9.19%、5.97%和4.71%;NDF含量分别为38.39%、57.84%、68.92%、72.60%和68.36%;ADF的含量分别为33.82%、46.49%、40.22%、44.41%和42.77%,根据粗饲料品质评定指数RFV,几种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由高到低顺序为:热研1号银合欢、热研2号柱花草、黑籽雀稗、热研4号王草和热研9号坚尼草。


甘蔗梢腐病原菌的鉴定及其室内毒力测定
《甘蔗糖业 》 2006
摘要:由镰刀菌引起的甘蔗梢腐病,是甘蔗生产过程中一种常见病害。更为重要的是,甘蔗梢腐病株中常含有串珠镰刀菌类水溶性毒素,对人畜禽均有毒害作用,严重威胁食品安全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针对从海南岛不同甘蔗种植区采集甘蔗梢腐病的典型病斑,对其分离和单孢纯化及鉴定。继而从中挑选了分别来自不同蔗区的4个有效单孢菌株,进而选择了6种常用杀菌剂,于室内对它们分别进行了毒力测定。进一步分别求得不同杀菌剂对相应菌株的剂量反应回归方程,各药剂对相应菌株的抑制中浓度EC50、EC75及相关系数r值等。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灭病威、正品甲津托3种药剂对甘蔗梢腐病菌毒力较强,尤以多菌灵为最佳,其EC50为1.77~2.51μg/mL。菌核净的次之。比较而言,百菌清和代森锰锌2种药剂效果均不如前者的,特别是代森锰锌,其EC50为62.5~227.63μg/mL。


利用RAPD技术鉴定海南荔枝品种光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6
摘要:应用RAPD标记对6份无性系材料进行检验,20个引物对6份材料均扩增出完全相同的125条带,不具多态性,证明6份材料遗传基础高度相似。利用30个引物对光明和其他42份材料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多态性位点为212个,占总数的80.83%,显示多态性较高。光明和其他荔枝品种间的相似系数均较高,与大丁香的相似系数(0.884)最高。在相似系数0.78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分成4大类,这些类型与成熟期有一定相关,光明属于第3类。光明不具特征谱带,但可用少数引物组合将其和很多品种区别开,如利用AP09、AM16和AK17即可将光明从其他荔枝材料中鉴别出来。


金钱树的组织培养
《热带农业科学 》 2006
摘要:以金钱树[Zamioculcaszamiifolia(Loddiges)Engler]的幼嫩小叶为外植体,采用幼叶→愈伤组织→丛生芽→完整植株的途径进行繁殖。结果表明:叶片在MS+BA2mg/L+2,4-D1.0mg/L+PVP0.5mg/L+活性炭0.5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暗培养30d,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BA4mg/L+KT0.5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光照培养25d,可诱导形成丛生芽(丛生芽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每20~25d可增殖3~5倍);丛生芽接种于MS+BA3mg/L+NAA0.2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壮苗培养4周后,再转入1/2MS+BA2mg/L+NAA0.5mg/L+蔗糖30g/L培养基上培养30d,可诱导形成完整的根系。


转录激活因子CBF在植物调节冷驯化中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某些植物经过一段时间的非冻低温作用后,抗冻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冷驯化。CBF转录激活因子在其中起关键性的调节作用。最近,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表明,CBF冷响应途径在植物低温响应中占主导地位。文章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CBF 冷驯化 CRT/DREDNA调控元件 抗冻


植物病原镰刀菌属突变技术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摘要:综述近年来镰刀菌诱变技术及相关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列举代表性应用实例,并就镰刀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镰刀菌研究中的广阔前景进行展望。

